脑膜炎为什么可怕?如何预防与早识别?
脑膜炎为什么可怕?如何预防与早识别?
脑膜炎是一种感染累及软脑膜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种病原体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的脑膜炎,例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它之所以让人闻之色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枢神经是人体的司令部,是最关键的部位,它本身是一个无菌的环境,所以一旦有炎症侵犯,大家就会觉得很恐惧。第二,中枢神经一旦被感染,尤其影响脑之后,它会比较快地发展成比较重的症状,出现包括头痛、发热,甚至癫痫、意识障碍,严重会导致病人死亡。第三,中枢神经一旦被感染、侵犯,会导致一些不可逆的损害。即使经过比较积极的治疗,病人还是可能会残留一些后遗症,所以让人谈之色变。
脑膜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脑膜炎的症状有一些特殊性,它又有一些感染病共同的症状,例如发热、头痛等。脑膜炎的特殊症状,包括比较剧烈的恶心、呕吐,颈部的僵硬疼痛,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出现甚至癫痫、意识障碍等症状。
脑膜炎主要有三个传播途径。第一种是血液传播,包括通过呼吸系统的飞沫途径、消化系统的口粪途径以及皮肤被蚊虫叮咬或划伤等,这些情况下,病毒就会通过血液传播进入脑部。第二种是直接感染,例如头部、耳朵、口腔等部位有外伤,病毒慢慢地通过这个临近途径侵入脑部。第三种是逆行感染,例如被疱疹病毒感染之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当免疫力降低的时候,它会逆着神经到中枢去,然后导致感染。
预防措施
要阻止脑膜炎的进一步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增强免疫力;第二,要注意清洁、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不到流行病区去等;第三,如果出现了症状,要及时就医,在早期把病情控制住。
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单纯从症状来看,它跟普通感染一样,有类似症状,例如发热、头痛等,可能大家就认为是个感冒,确实很难鉴别,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从现在检查手段来说,这种中枢性感染的确诊,依赖于脑脊液的检查。而脑脊液检查是有创的,需要从腰椎做穿刺,取脑脊液做化验。很多病人认为自己症状比较轻,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愿意检查,这就导致了疾病的漏诊,到后来加重的时候就为时晚矣。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腰椎穿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这是神经科一个很常规的检查,对于这个疾病的控制有很大帮助。
治疗手段
脑膜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治疗,一个是对症治疗,一个是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包括退热药、镇痛、减低颅压、控制癫痫等。在对因治疗上,需要尽快明确病原体是什么,不同的病原体,有很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是病毒、疱疹病毒,一般会使用阿昔洛韦。如果是细菌,比较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首选可能是青霉素。但因为很多人会产生耐药,所以可能还会用头孢、菌素这类药物来治疗。结核性的脑膜炎则可能需要经过多年的治疗,还会用到激素、抗真菌治疗等。尽管现在有很多手治疗段,但它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仍然是很高的,所以在整个治疗中,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