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陆:如何把握文言文文意
李庆陆:如何把握文言文文意
文意把握是指在文言文阅读中,通过文言常用词语的理解和句意认知,把握整个文段的文意,辩证阅读,达到初步归纳阐释和分析评价的较高阅读层面。文意把握是字词理解和句意把握的深化,是在掌握文言文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对阅读材料的整体认识和理性理解,是初中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其基本内容。”近年来,在中考语文文言文考题中,有关文意把握的题目越来越多,成为考生失分的重点。
如何解答文意把握类试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把握文意,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比如,对写人物的文言文,应该弄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写了什么人,他生活在什么朝代,他有些什么行为举止(如他到了哪几个地方做了什么官,做了什么事),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这些人与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二是通过这些行为举止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格,他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作者对这个人物作何评价。这样就容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游记,应该弄清楚游人游踪,抓住其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等,从而把握抒了什么情、说了什么理。
2.分析重点词语、句子和选文主旨的关系,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精读首尾,体味主旨。人们常常说“开门见山”,还常说“结尾点题”。我们在阅读中一定要揣摩首尾,体味题旨,从而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大意。
4.揣摩标题,领悟其基本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多半能揭示文段内容的重点,有的暗示语段的主旨,有的则有启迪行文思路的作用。阅读中,我们通过仔细推敲诗文标题所蕴涵的信息,可以感知到诗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
【中考真题】(2011·湖北省恩施市)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文略)
1.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
【思路点拨】这两题都是文意把握题。不同的是,第1题是概括主要内容。解答时,既可以概括要点,抽取特征,把不同侧面的要点压缩捏合,归纳提炼;又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摘录要点。第2题是找出相应的词句。解答时,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并读懂原文。进行摘录筛选时,要注意准确摘录和完整摘录。
【参考答案】1.学习的刻苦、从师的艰难、求学的艰苦三个方面。或:勤且艰若此。2.“以中有足乐者”或“余幼时即嗜学”。
(照片说明:2024年4月8日下午,李庆陆老师在德安二中为八年级学生讲作文课。)
作者简介
李庆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电视台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与执行专家,省内外多所高校与中国教育教师网国培专家,“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报社基础教育研究院首批讲席专家,江西师大公费师范生校外导师,江西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特约授课专家,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宜春市教育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有模有样学作文》丛书总主编,《中考语文新评价》《师说:阅读·写作(江西专版)》主要作者,《教师博览》《初中生之友》签约作者,《当代中学生报》审读专家。
《师说:阅读写作(江西专版)》丛书
由江西特级教师团队依据“新课标”和江西考情策划编辑,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按单元组织阅读和写作内容,增设“整本书阅读”单元和“跨学科学习”单元,单元前设置“单元核心素养”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