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不会主动沟通?这些Q&A你一定要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不会主动沟通?这些Q&A你一定要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2489244_319125

很多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沟通困难,有些孩子几乎不开口说话,有些孩子即便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或句子,也不会在生活场景中主动使用这些语言(例如:主动提问、描述看到的事物等)。由于孩子始终无法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表达自己,做家长的难免压力重重。

沟通的作用多样,因此沟通就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

  • 表达需求,例如:我要吃苹果。
  • 提问题,例如:足球在哪儿?
  • 叙述事物/评论,例如:火车走好快啊!/(看见飞机说)飞机!
  • 给予指示,例如:把杯子放在微波炉里。
  • 报告/分享经验和感受,例如: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迪斯尼乐园。/我在自行车跌下来了,好痛呀!
  • 防卫性的语言,例如:这是我的!不要拿走!

创造沟通机会,能有效地增加孩子自发性沟通的能力。而创造沟通机会的精髓在于建立动机,引发孩子主动地跟我们沟通的需求。根据Wetherby & Prizant (1989)研究指出,创造沟通机会可以增强孩子沟通的欲望,和鼓励他们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作表达。同时,这个技巧能为孩子建立沟通的力量,让沟通变得更加有趣。

我们需要为孩子创造沟通的机会,教导孩子向我们表达需求。在所有的沟通种类当中,孩子最先学会、也是最容易掌握的就是表达需求。

那么可以怎样创造沟通机会,教导孩子向我们表达需求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一、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

选择孩子喜爱的食物/玩具作学习目标。由于孩子有很强大的渴求想得到食物/玩具,利用这个动机,引起他主动地表达需求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例如:孩子很喜欢交通工具,学习目标可以选“火车”。假设孩子能够使用短句表达,我们的目标就会是“我要火车”,“我要红色的火车”或“我要玩火车”,或者是“你可以拿火车给我玩吗?”等等。应该根据孩子的说话能力来设定目标。

二、设计不同的情境/活动:

想要创造沟通机会,气氛要保持愉悦及具奖励性。例如:孩子的学习目标是“火车”,活动可以是一起搭路轨或是玩火车;如果孩子喜欢吃饼干,就可以安排和他一起吃点心。家长可以手拿目标物件/食物向孩子展示,适当时利用目标加强孩子的动机。

另外,其他创造沟通机会的方法,包括:拿着火车在轨道上走,同时发出火车的声音;当你想表达你很享受手上的食物时,可装出稍微夸张的表情,借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你观察到孩子有想要抢的动作或示意想要的时侯,我们可以把手稍微移远一点,把握时机在孩子面前示范如何表达需求,鼓励孩子模仿你的说话。

三、及时奖励:

为了让孩子理解沟通的力量,最直接的就是在他尝试表达需求后,我们马上满足他的需求,我们会鼓励孩子有尝试。另外,即使我们提供了协助/示范,当孩子想试着模仿,我们也会马上满足他的需求,以示鼓励。

例如:孩子想要我们手上的火车,我们就示范说:“火车”,而孩子现阶段只能发“呀”,我们会马上复述正确的发音“火车”,随即把火车给孩子。复述的原因是希望孩子多听,随着练习和模仿,慢慢发出类似或正确的发音。

注意:我们希望鼓励孩子多用语言来沟通,来代替一些不恰当或非适龄的动作,例如:拉我们的手、强抢、发脾气等。开始时,孩子未必可以发出类似或正确的发音,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进度调整要求,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

四、减少辅助:

当孩子理解沟通的力量或掌握到目标物件的发音时,就可以慢慢减少辅助。谨记创造沟通机会的重点是建立动机让孩子自发性地向我们表达需求,所以不要习惯性地向孩子过多提问题(例如:你要什么?是不是要这个?你告诉我!看着我说!)。否则,孩子可能会变得依赖你的指令,或是压力过大时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表达自己。

在练习时,也要不时重新评估目标的吸引性,如:放几件物件/食物在桌上,看看孩子想要哪一个。

五、提供密集的练习机会:

熟能生巧!创造沟通机会的练习相对较轻松和有趣。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找寻不同的机会,花一点时间(每次10-20分钟)进行练习。

六、把表达需求的技巧泛化到不同的人和活动上:

在孩子能向你自发地表达需求后,你可以请家中其他成员和孩子作练习,测试一下孩子能否把技巧融会贯通。你也可以尝试和孩子进行其他活动(例如:就以上“火车”例子:和孩子玩“带动物坐火车去动物园游戏”,利用同一目标(“火车”),要孩子把不同的动物放进不同的火车/交通工具,同样可以测试到孩子能否把技巧泛化到不同的情境。

假如孩子仍未能泛化学习目标,不要气馁!请继续提供协助,通过重复练习,必定能够成功!

常见问题解答

Q1
孩子老是自言自语,该怎么办?

A:要把孩子的自言自语变成有意义的话语,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他有兴趣以及符合情境的话题,同时与孩子对话,增加孩子在对话中话题维持以及轮流的能力。

Q2
孩子以前会跟着大人仿说,或说一些单字。现在口语表达减少,不会说曾学过的单字,也不会跟着仿说、学讲话,该怎么办呢?

A:这类现象并不符合典型儿童的语言发展进度,提示孩子可能有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的情形。必须先接受医生以及语言治疗师的评估及诊断,重新教导孩子沟通方式,并促进孩子的口语表达。

Q3
孩子目前没有有意义的口语表达,多只用拉大人、眼神、手指物品、简单手势动作、或哭闹的方式表达。该如何引导呢?

A:要让孩子有选择权,增加主动沟通意愿。用生活情境来创造孩子自发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同时,根据孩子的能力,建立合适的沟通方式,如使用图片或照片、手势动作或口语等。

Q4
孩子缺乏主动沟通意愿,都自己拿或抢夺想要的物品。平时也不太看人,或找大人帮忙或一起玩,该怎么办?

A:如果孩子缺乏主动的沟通动机,我们要主动制造沟通的机会。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将他的玩具拿过来放在自己的手上,如果孩子想要抢回玩具,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让他选择,“要奶瓶?还是要玩具?”如果孩子目光没有注视到我们,可以运用手势把他的目光集中到我们的目光,或用肢体动作引导他看我们的眼睛。

如果孩子不会找大人帮忙,就要教导孩子来解决问题。像是孩子想要拿东西,拿不到就哭,可以引导孩子抓住大人的手帮他,以肢体的动作来指出他想要拿的东西。这是在孩子有沟通意愿但是没有恰当沟通的方法状况下,我们可以教导孩子用不同的沟通形式来表达他的意愿。

Q5
孩子目前已经三岁了,只会说单字或一些双字词(如:说「爸爸车车」表示爸爸开车车),不会说完整的句子。该怎么引导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