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声誉损害?浅显易懂地解说受害时的应对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声誉损害?浅显易懂地解说受害时的应对策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onolith.law/zh-tw/internet/countermeasures-against-reputational-damage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服务(SNS)的普及,"网络谣言损害"一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实际上可能很多人对于网络谣言损害可能造成的影 响并没有太深的体认。在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网络上的网络谣言损害,包括它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网站的具体应对策略。

什么是风评被害

所谓风评被害,从字典的角度来理解,指的是因为无根据的谣言所造成的损害(参考『大辞泉』)。这种损害特别指的是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损失。

在当前,风评被害不仅仅是指基于无根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经济损害,也包括了基于事实的经济损害。无论是某些事故或事件的发生,还是随之而来的媒体报道、网络上的评论等,都可能导致商品或服务销售下降等负面影响,这些都成为了风评被害的问题所在。

风评损害的种类

风评损害中,造成损害的信息本身也有几种不同的类型。例如,通过社交媒体或网络论坛传播的个人谣言,以及由大众媒体报道的信息。在此,将它们大致分为三类进行说明。

网络上的恶评

在网络上的恶评,社交网络服务(SNS)和网络论坛可以说是典型的例子。所谓的口碑评价,可能因为一些无根据的评论而被降低,若是含有诽谤公司的网络文章出现在搜索结果中,便会吸引众多人的目光。

不仅仅是公司或商店等组织,著名人士或影响力者等个人也经常成为恶意投稿所造成的声誉损害的受害者。

在此,将对各种社交网络服务(SNS)、论坛进行说明。

X(旧Twitter)

广受众人使用的X,能够以140个字符的短文(付费账户可发布更长的信息)进行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服务。许多著名人士、企业、餐饮店等各种个人和团体都拥有账户。

X(旧Twitter)之所以容易引起严重的名誉风险,是因为发帖的便捷性和高度的传播性。例如,通过"转发(类似于转推)"功能,用户可以轻松地将他人的帖子扩散开来,仅需点击一个按钮即可。此外,使用搜索功能也能轻易查找各种信息。

Instagram

Instagram是一个供人们发布照片和视频的社交网络服务,与X一样,有很多人使用。Instagram的特点包括"故事"功能,发布的内 容会在24小时后消失,以及因为不需要精心撰写文字就能轻松发布。然而,有时故事功能中发布的内 容会被未经许可地转载,即使过了24小时,这些内容仍可能在网络上传播,成为名誉风险的源头。

Facebook

Facebook是一个以实名注册为原则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用户可以与朋友和熟人分享近况,不仅个人页面,企业也利用商业页面进行宣传等活 动。然而,假冒账户和对个人或企业的负面帖子也不在少数,加之用户数量众多,因此引起的名誉损害问题也日益严重。

YouTube

YouTube是视频上传网站的典范,许多人开设频道,上传包括艺术家的音乐录影带(MV)、游戏实况、日常生活视频等各种类型的视频。此外,YouTube还支持进行现场直播,通过聊天等方式,让直播者与观众能够实时互动。

TikTok

TikTok 是一个专注于视频内容的社交网络服务(SNS),在年轻一代中特别受欢迎。TikTok 提供了专为视频制作的模板和短篇音乐,因此相较于YouTube,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发布短视频。然而,TikTok 拥有储存功能,并且可以轻松地分享到其他社交网络,这意味着发布的内 容可能在未经投稿者同意的情况下被转载到其他网站。

5 ちゃんねる(旧2 ちゃんねる)

5 ちゃんねる是一个匿名发帖的网站。虽然是个方便的匿名论坛,但它也演变成一个恶意评论的温床,导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被公开。

Clubhouse

Clubhouse 是一款完全邀请制的语音社交网络服务应用。随着新冠病毒的感染扩散,人们难以直接见面闲聊,在家中也能享受交谈乐趣的这款应用程序一度用户数量激增。由于使用条款禁止录音和记录,因此"即时"的对话成为Clubhouse魅力之一。

然而,正因为其特性,也存在出现侮辱性言论的风险。

注意事项

note 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媒体平台"note",被誉为"一个能够轻松分享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服务",在此平台上,用户可以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微博"等内容。

然而,尽管通过付费内容等方式可以实现盈利,匿名发帖的特性也导致了很多人发布恶意帖子以求差异化,这是当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媒体过度渲染的报道问题

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内 容,有时会导致基于误解的风评损害。过度渲染的报道有其模式,包括基于猜测撰写事件或事故报道,以及媒体采取特定角度进行报道,可能会导致读者误解媒体的真正意图。这种误解可能会加剧由报道引起的风评损害。

从人传到人的谣言

作为身边常见的风评损害,人们间流传的谣言是一个例子。例如,在地区社会中,可能会无端传播某家工厂或公司即将倒闭的谣言。

风评损害的影响

那么,风评损害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将分别说明个人和企业所受的影响。

个人所受的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可能会在精神和经济两方面受到影 响。这些影响可能会严重到干扰日常生活。

在经济方面,具体的影 响可能包括求职时处于不利地位,或在工作场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工作场所,可能会面临公司内部评价降低,甚至伴随着被解雇或降职的风险。

企业所受的影响

企业所受的影 响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显著的例子包括企业和品牌形象的损害,以及客户和交易对象的流失。此外,风评损害还可能对企业内部造成影 响,如果持续承担因应恶意攻击的负担,员工的士气可能会下降。

由于这些问题与经营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风评损害对企业来说是一大威胁。

风评损害案例

以下,将说明实际遭受风评损害的案例。

社交媒体发帖引发的"兼职恐怖行为"

近年来,兼职员工所引起的不祥事件,俗称"兼职恐怖行为",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问题。这些发帖内容包括吃掉即将销售给顾客的食品,或进入存放商品的冷藏库等轻率的恶作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即使是匿名发布的视频,发帖者或兼职店员及其店铺被识别出来的情况并不罕见。

兼职恐怖行为可能导致店铺被迫关闭,或者在连锁店的情况下,连带影响其他分店的客流量,造成的损害非常巨大。企业方面对于这种行为的店员,已经开始采取严厉措施,包括要求赔偿损失。

单纯谣言所引起的风评损害

虽然上述案例是基于事实的风评损害,但也存在因谣言所引起的风评损害案例。这起案例的起因是一起因恶意逼车导致两人死亡的交通事故,由于逼车行为极其恶劣,因此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由于这起事故的高度关注,导致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了肇事驾驶的居住地和工作场所等个人信息。在此过程中,一家与驾驶无关的建筑公司因其与被告同姓且从事相同职业,被错误地认为是"驾驶的父亲经营且驾驶本人也在此工作的公司",这一谣言迅速传播开来。

信以为真的人群开始对这家公司进行骚扰电话等嫌扰,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营,甚至不得不考虑安全因素而被迫休业。公司方面因名誉受损,对发帖的五人提起诉讼,并最终获判赔偿合计231万日元。

遭受风评被害时的应对策

接下来,将说明实际遭遇风评被害时的处理方法及对策。解决风评被害的对策都是相互关联的,通过一站式实施,可以进行有效且高效的应对。

信息监控

作为预防措施,平时了解哪些信息在流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的网络监控,可以制定更好的风评被害应对策略。

准备应对指南

作为事后对策,应该准备一份针对遭受风评被害后的行动指南。事先制定好,可以在紧急时刻避免慌乱,将损害降至最低。

消除搜索结果污染的对策

所谓的搜索结果污染,是指在Google等搜索引擎中搜索公司名称或产品名时,竞争对手的广告或产品广告出现,导致原本对公司感兴趣的网络用户被诱导至其他公司或产品,从而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

结合IT技术确定相关广告的发布方,以及基于商标权侵害等法律依据提出删除请求,是对抗搜索结果污染的策略。

公开辟谣声明

作为企业方面的观点,对于媒体的错误报道或无根据的信息,公开声明这些不是事实,也是一种减少损害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官方带有认证标志的企业账户或网站首页发布声明,以避免声明被误解为谣言。

咨询律师

当然,也可以咨询律师,考虑采取法律手段。律师可以考虑多种应对方法,如删除网络上的帖子或要求披露发帖者的内 容。此外,根据损害程度,还可以考虑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或起诉信用毁损和名誉毁损。如果想要探讨这些选项,应该咨询律师。

如上所述,风评对策需要分析损害状况并采取法律对策,策略制定必须结合双方的专业知识。此外,对于社交媒体或论坛的特性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熟悉网络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遭受风评被害时应尽早咨询律师

以上,对风评被害进行了说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风评被害所造成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为了将损害降至最低,并防止谣言等不实信息的扩散,采取适当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如此,如果您还是遭受了风评被害,迅速而冷静地处理此事变得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采取法律手段时,早期的证据保全尤为重要。建议您尽早咨询律师。

本文原文来自Monolith法律事务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