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标志物P-tau-181与Aβ-42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标志物P-tau-181与Aβ-4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症,其诊断主要依赖于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近年来,血液标志物检测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将介绍两种重要的AD血液标志物:P-tau-181和Aβ-4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以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和Tau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短期记忆退化、反应迟钝、说话重复、理解及表达能力下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22年全球AD病例约3600万。据中国疾控中心估计,目前我国AD患者约1000万。
2023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发布了AD诊断标准提案草案,该草案首次引入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AD可以通过Aβ-42、P-tau-181等血浆标志物来诊断,且血清学检测这一无创性检查更易被患者接受。
血浆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
Tau蛋白是神经元细胞中众多微管相关蛋白之一,是一种低分子量含磷糖蛋白。在AD早期阶段,血浆P-tau水平随时间逐渐增加。在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中,血浆P-tau已被证明可以准确区分AD型痴呆与非AD型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痴呆,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外,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中,血浆P-tau-181已被证明可以准确预测未来2-6年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和转化为AD痴呆的患者。
Aβ-42淀粉样蛋白
Aβ-42是一种不溶性的多肽,具有更强的神经毒性且更容易聚集。人脑脊液和血液中Aβ-42多肽浓度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它在脑组织中形成不溶性的Aβ沉淀,并逐渐产生老年斑,普遍认为Aβ-42是形成老年斑的重要因素。当AD发生时,血液中Aβ-42含量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