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4年强基计划启动!550-680各分段可选哪些院校?高校入围分数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4年强基计划启动!550-680各分段可选哪些院校?高校入围分数线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6F24U5055673D6.html

进入4月,最值得关注的高考大事件之一,便是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报名启动。就在最近,东南大学率先公布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进程时间节点!4月12日开始报名,6月15-18日进行校考确认,6月26日公布入围名单,7月1日和2日进行校考,7月5日完成录取。

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时间很有可能与2023年保持同步,在清明假期结束后陆续公布。

强基计划是从2020年才首次实施,很多同学和家长可能对该模式了解较少。虽说强基计划招生所面向的群体范围相对较小,但考虑到招生的主体是39所国家985高校,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考生来说,也相当于多了一个报考名校的途径。因此建议平时成绩在本科及以上水平的同学可提前关注。

2024强基计划各高校招生有何变化?

从部分高校已透露的强基政策要点/招生信息来看,今年与去年的总体变化相差不大

东南大学

从东南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进程来看,今年情况基本与2023年保持一致:

  1. 入围校考门槛: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一本线(或特控线等)上理科60分、文科40分、综合改革30分,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或特控线等)上即可;

  2. 校考方式:笔试+面试+体测(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

  3. 校考人数:依然是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6倍;

  4. 填报专业:1-3个专业(类)志愿,不再安排专业调剂。

南京大学

  1. 校测模式:将继续采用“复交南”模式,校测在高考后出分前进行,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通过的考生方可入围复试。此外,学校也表示“高中阶段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且有较深层次探究与积累的考生更容易通过初试”,这也说明拥有竞赛基础的同学在校测中将更具优势;

  2. 破格规则:高中阶段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享受破格入围复试,分类单独考核,单列计划录取的优惠资格(至于是否保留破格审核环节,南京大学未作说明);

  3. 录取方式:根据高考成绩与校测成绩折算综合成绩进行录取。

不过,由于目前还有大部分高校未公布相关信息,因此今年招生是否存在变化、有何变化,则要以各高校届时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走“强基”之路,上985难度降低?

如果有考生和家长曾研究过985高校近几年的录取数据,就不难发现:部分地区的考生通过强基计划模式报考985高校,有一定的“捷径”可走。当然,所谓的捷径并非适用于各层次考生。也就是说,想走所谓的捷径,考生的高考成绩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

关于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的《2023年强基计划常见问题解答》了解到,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目前有以下2种模式

无论是通过以上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务必达到本省的一本线。如果是已经合并了本科批次的省份,考生成绩则需要达到本省的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如果忽略面试以及体测等环节,各高校2023年的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并不低,绝大部分招录类型/专业的最低分都超过600分。

总的来说,强基计划模式降分的幅度不大,有些学校的入围分数甚至高于院校裸分报考分数线。但对于专业录取分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强基计划部分优质专业的录取分可能会比裸分最低录取分更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基计划模式使得考生低分提前“锁定”了部分专业。

值得关注的是,中山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面向青海地区招生的基础医学专业入围分数线,低至436分

与其他高校以及地区相比,入围分数线不到500分对于考生来说还是相对友好一些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但不是极其拔尖的考生来说。

2024强基计划总体招生趋势

趋势1:报考热度稳定,破格考生更受青睐

今年是强基计划招生的第5年,相比于强基开展之初的火爆,近些年趋于冷静,2022年的报考人次从2021年的186万+腰斩至86万+,2023年则在2022年基础上稳中有升达到88万+,整体来看报考热度稳定。

从2023年部分院校公布的强基计划录取结果来看,大多数院校都圆满完成了招生计划,部分院校在第二类破格考生录取上还超额完成计划,可见破格竞赛生还是很受强基院校的青睐。如南开大学2023年录取考生153名,超额完成招生计划,破格考生计划超额完成;四川省强基计划院校共录取考生341名,对比2022年增加39人。

趋势2:8所院校革新招录模式,未来或有更多高校加入

2023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共8所院校启用“新强基”的招生模式,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之前,报考考生“全员破格”均可参加校测,高考出分之后直接进行录取。这一招生模式的调整,无疑对与这些院校层次相近的院校的招生产生一定的冲击,生源竞争愈发激烈。

如果未来目标院校是这些高校,需要注意的是:

  • 强化笔试权重,利好竞赛生。依据初试成绩入围复试,让成绩处在边缘线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有更多翻盘可能;
  • 高考后即校测,备考时间紧张。尤其还可能与综合评价校测撞车,择校需要提前规划,考生还需多了解相关政策;
  • 另外,中科大采用初试入围全国竞争。按照总计划5倍划定全国统一合格线。这一政策有利于中科大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才,但对于一些高考/竞赛弱省的考生来说有点吃亏,目标是中科大要做好备考。

趋势3:优势专业,交叉学科加入

近年来,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再次突破,不再是只着眼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与文学等基础学科,而是围绕国家未来发展重大战略,增加交叉学科专业甚至是院校的王牌专业。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是西工大的王牌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东北大学新增自动化专业,这些都是各高校的顶尖王牌专业。

2023年,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新增天体生物学培养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类)、大连理工大学新增生物工程专业。

这些交叉学科专业的加入,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分数线也就随之升高。

趋势4:更多院校加入破格初审,优中选优

近年来,随着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的高速扩容,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对破格生进行初审,上交、复旦、南大加入破格初审阵营。报考这些院校的金银牌考生,只有通过初审,才能真正获得破格入围资格。

破格初审环节的出现,对金银牌竞赛生提出更多要求,想要通过初审就需要在更多方面实现发展。

趋势5:强化核心科目优势,校测环节是选拔关键

2023年除原有采用加权高考成绩入围的院校外,华南理工大学也加入这一行列,各院校主要对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采取加权成绩入围的方式,突出核心学科的作用。

给核心科目特别是数学学科加权,可能是未来理工类高校强基计划的趋势。低年级考生家长需重点关注数学成绩的提高。

如今,强基计划的招生越来越强调校测的重要性,华五院校均采取“新强基”模式,校测环节成绩将决定你能否参与最终成绩的合算与排序。很多院校校测环节会进行人员的淘汰筛选。难度上,清北华五高校,校测难度普遍高于高考,想要在校测环节脱颖而出,一定的竞赛基础与思维非常重要。面试方面,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性、探究性科研能力和潜质考察较多,学科领域前沿研究等知识储备必不可少。

趋势6:首届强基转段数据曝光,考生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今年,2020年首届强基生转段数据曝光。从各院校公布的结果来看,强基生转段的比例在60%-9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强基生都可以实现升学,很多学校强基生转段是占用学校保研名额的,在这个学历爆卷的时代,报考强基可以相对稳定地实现本硕博连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在专业选择上,强基生在硕博期间的专业选择也比较自由,本科就读基础学科的考生,在硕博阶段可以转至交叉学科,甚至是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热门专业继续深造。

各分数段参考

说明:以下内容根据23年报录情况总结,今年以24年强基数据为准

第一档:675分以上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清北作为国内顶尖名校,分数自然是最高的。

报考清北需要绝对实力,根据以往参加校测考试的学生反馈,清北两校强基校测难度很高,选拔各省拔尖人才,不推荐差距太大的报考!

建议

1、成绩贴近或已经达到清北水平,热爱基础学科,想进入强基班享受更优质资源的考生,可以将强基当做一次额外的机会尝试。

2、高考分数和清北分数线有一点差距,但是差距不大,同时拥有五大学科竞赛省一以上奖项的考生,在校测能发挥优势补足分数差距。

3、有夏令营/冬令营参营经历,并且取得不错成绩的考生,从清北历年招生情况来看,强基入围评级优先优秀营员,在校测中有一定优录政策。

第二档:655分以上

华东五校、人大、北航、同济

华东五校(浙大、中科大、复旦、上交、南大)和人大,分数大概650以上。南大、中科大等高校2023年强基报名支持上传五大学科竞赛奖项证明,对学科竞赛生非常利好。

建议

1、如果竞赛经验丰富的,可以考虑报考华五、同济这几所高校,因为这几所强基校测时间在高考出分前,笔试权重增加,利好竞赛生,让擅长竞赛但高考成绩不占优势的考生更可能冲击优质高校,不过高考后即校测,备考时间过短,需要做好整体规划!

2、其中华五校仅次于清北,去年强基录取分还是很高的,因此想冲华五强基的考生建议分数在665以上,不能太低。

3、北航有加权成绩,入围分数相对较高,不过本身数学、物理成绩非常好的考生可以大胆尝试,加权成绩将转化为优势,王牌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非常值得报考。

4、文科生,重点推荐复旦、人大、浙大、南大。

第三档:620-650分

哈工大、北理、华中科大、西交、东南、国防科大、电子科大等特色院校

武大、南开。北师、厦大等综合院校。

第三档院校众多,实力也相当不错,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分数及意向从中定位选择院校。

建议

1、成绩相对较高,但是不稳定的考生可以试着用第三档的高校保底。成绩和第三档分数差不多的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爱好、特长和专业挑选。

2、有竞赛奖项或有竞赛经验可重点关注西安交大和厦大,23年这两校也是高考出分前校测,校测中可凸显竞赛优势。

3、对医学专业感兴趣可考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基础医学专业。

4、人文社科类,推荐南开、北师大、武大等。

第四档:600-620分

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川大、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大以及西北工大、大连理工、华南理工等理工类院校。

第四档的高校相比上面的高校可能整体实力稍弱,但是这几所高校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和自身特色,而且强基分数略低,十分值得报考。

建议

1、不想将就专业的考生,可以考虑第四档的院校,挑选一个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专业。

2、没有竞赛经历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只考面试的学校,如中南大学、电子科大、西工大、大连理工、华南理工等。

3、理工类可重点关注西工大航天航空类这一王牌专业、大连理工、华南理工采取单科成绩加权入围,数学好的可重点关注。

4、人文社科类可重点关注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大

第五档:550-600分

吉大、兰大、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大、中国农大、中海洋、央民、西北农林

这一档的高校普遍是特色类型院校,在专业实力上各有优势,行业影响力很大,考生可以重点关注招生专业的就业、深造情况,结合考生意愿慎重考虑。

建议

1、高考分数擦边985或者差一点985,且不太在乎专业,想考985高校的考生,可以重点考虑这个档次的强基高校。

2、兰州大学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且兰大综合实力强劲,利好分数边缘线考生,“性价比”超高,可重点考虑。

3、人文社科类可重点考虑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

因强基计划只能报考1所院校,考生的可选择性非常有限,而对于院校选择,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考生的个人情况来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有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优先考虑冲击清北,但如果平时成绩与清北差距较大,建议选择第二档院校。

2.对于有竞赛经验的考生,可以冲击重视竞赛经验的院校,校测中将会有很大的优势显现。

3.对于成绩稳定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比自身成绩高出10分左右的院校,避开热门专业,增加竞争力。

4.对于成绩波动很大的考生,建议选择与自身成绩相差不大的院校,以“保”为主。

2023年强基计划各高校山东入围分数线

注:2023年起已有多所高校取消强基计划入围分数。供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