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祠堂祭祀礼仪(三)
完整的祠堂祭祀礼仪(三)
祠堂祭祀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仪式,用于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本文详细介绍了祠堂祭祀礼仪中的祭祖仪式和上香礼的具体流程,包括迎神、上香、诵读祭文等环节,并附有详细的注释解释相关术语。
祭祖仪式开始
通赞:全体肃立,祭祖仪式开始!有请主祭者、助祭者及执事人等各自盥洗净手,同到寝堂牌位前迎神。
引赞:诣寝堂,主祭以下皆鞠躬!上香(三上香),一拜、再拜、三拜,兴;四礼,俯伏。
通赞:“孝裔孙等,今以某月某日,慎终追远报本,务宜尽诚。谨以粢①牲庶馐②之仪,有事于列祖考妣,只荐岁事③,尊灵出居尸④位。凡我宗亲,咸兹合食⑤,恭伸奠献⑥”!拜!兴!启行!(主祭率众引至大堂)
注意:如果直接在牌位前设祭,无须行此礼。
通赞:奏乐!焚香鸣炮(场外进行)!鞠躬迎神!同至祭位!
引赞:神妥!止鸣、止乐!
通赞:各就位,俯伏!请辅祭净手,到祭案前致祭祖文!跪!拜!兴!
辅祭诵读《祭祖文》(祭文略)
引赞:俯伏,拜!兴!再拜!兴!复位!
通赞:奏乐!乐止。
【注释】:
①粢:zī,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②庶馐:即庶羞,多种美味。
③荐岁事:荐:进献,祭献。岁事:每年祭祀的事。
④尸:受祭者。古代祭祀时,须有人代表死者受祭。
⑤合食:犹合祭。
⑥奠献:奠:荐献,敬献。献祭品以祀先灵。
行上香礼
通赞:请主祭与助祭者,到盥洗所净手,同到香案前焚香(点香)!
引赞:请主祭与助祭者同到香案前上香。跪!一上香!再上香!三上香!兴!拜!兴!拜!
通赞:请所有参加祭祖者,依次到香案前上香!
引赞:跪!拜!上香!再拜!兴!复位!(执事者将线香点燃后,分发每人三注香,依次排队上香。为缩短时间,将所有人员排成数路纵队,每一横排为同一批次上香,保证人人都要上香。排队原则是先来宾、先长辈后晚辈、先长后幼。幼童须家长辅助进行)
通赞:奏乐!乐止!
——根据黄氏、吴氏、梁氏、翟氏等祭祖资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