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猝死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发生往往令人措手不及。然而,猝死并非毫无征兆,通过了解其早期症状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猝死的风险。
猝死的主要症状
极度疲劳
非寻常劳累感,充足休息仍难驱散,全身乏力、沉重,日常小事都力不从心,这是心脏长期负荷重、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心功能减退致周身供血不足、组织缺氧的严重表现。胸痛憋闷
常为心源性猝死显著信号,胸口似被重物紧压,痛感强烈、持续难消,压榨式疼痛可向肩颈、手臂甚至下颌放射,这是心脏供血受阻的表现,尤其在劳累、情绪激动后发作,务必立即休息并求医。心慌心悸
心脏莫名跳动,或节奏紊乱、时快时慢,或有早搏感,平静状态突发且频繁出现,反映心脏电生理异常,可能是心律失常前奏,预示心脏传导系统出现问题,是心脏功能失稳危险迹象。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骤升、深度改变,大口喘气仍觉氧气难入肺腑,正常活动或安静时莫名气短,除肺部基础病外,多因心脏泵血功能差,致肺部血流灌注失衡、气体交换受阻,机体缺氧发出警报,体力消耗便加剧。头晕黑蒙
大脑供血骤减引发,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或伴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几秒至数分钟可缓解,因心脏泵血无力、血管狭窄等致脑血流中断,反复出现提示心脑血管严重隐患,易引发晕厥、跌倒致外伤。
急救措施
一旦出现疑似猝死相关症状,应原地坐下或躺下,保持冷静、放松,立即呼叫急救120,清晰告知症状与位置。旁人可解开患者衣领助呼吸,有条件监测脉搏、血压,快速到达医院,配合医生迅速开展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猝死的预防方法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工作学习设休息间隔,每1-2小时起身走动、拉伸,防久坐久站致血液循环淤滞,避免长期过劳、精神紧绷,张弛有度让身体可持续运转。坚持适度运动
选喜欢且适合体能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强化心肌、扩血管、降血脂,提升心肺耐力,可从低强度起步,循序渐进,忌突然剧烈、超体能负荷,防运动性猝死。定期体检
每年全身体检,重点关注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指标。早发现高血压、冠心病等隐患,遵医嘱干预,防小病拖成夺命重疾。
本文原文来自优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