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天想紓解感冒你也可以試試「刮痧」?帶你了解「刮痧」部位、功效與刮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天想紓解感冒你也可以試試「刮痧」?帶你了解「刮痧」部位、功效與刮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omenshealthmag.com/tw/healthhealth/womenhealth/a63128869/gua-sha-therapy/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刮痧的功效、部位、做法与技巧等内容。文章内容主要基于中医理论,缺乏现代医学的科学证据支持,仅供读者参考。


Getty Images

刮痧是以中醫的「氣血理論」為基礎的中醫療法,當身體內氣血運行受阻時,可能導致疼痛、疲勞等症狀,此時刮痧便能通過外部刺激的方式促進氣血的流動,達到舒緩、排毒、保健等等效果。以下是幾種刮痧的功效:

刮痧的功效

  1. 促進血液循環
    刮痧通過刺激皮膚表層的血管,進而刺激經絡和穴位,增強血液循環,幫助氣血流通。

  2. 緩解肌肉緊張與疼痛
    刮痧能刺激肌肉,減少局部炎症反應,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因此,它經常被用來治療運動後的肌肉疼痛及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引起的不適。

  3. 幫助排毒與淋巴循環
    中醫認為,氣血的運行受到外邪或內部失衡的影響。 刮痧能有效疏散外邪,調整體內氣血,恢復臟腑的平衡,刺激皮膚下的淋巴系統也能加速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排出。這一特性使刮痧在減少水腫方面也有顯著效果。

  4. 增強免疫系統
    定期刮痧可刺激免疫細胞的活性,幫助身體抵禦感染。中醫認為,通過改善氣血循環和經絡通暢,能提高身體的整體免疫能力。

  5. 調節情緒與壓力
    刮痧對於緩解精神壓力、焦慮等也有一定效果。通過改善氣血流通,刮痧可使人感到身心放鬆,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和整體情緒穩定。

  6. 緩解氣血不足的症狀
    氣虛或血虛常導致疲憊、面色無華等問題。通過刮痧改善氣血循環,身體能更好地吸收營養並排出廢物,提升整體功能與活力 。

刮痧的部位

刮痧可以應用於身體的多個部位,不同區域的操作能針對特定的健康問題進行調理。但要注意的是,刮痧的部位應根據個人健康需求選擇,同時要避開骨骼突出的地方以及皮膚有受傷的部位。不同部位使用的手法和力道也需靈活調整,才不會過度刺激反而導致不適。

以下是常見的刮痧部位及主要功效:

1.頸部和肩膀

  • 目的:緩解肩頸僵硬、頸部疲勞和頭痛,改善血液循環,適合久坐導致肩頸酸痛的族群。
  • 範圍:從後頸部沿肌肉向肩膀兩側刮拭。

2. 背部

  • 目的:背部是經絡的重要通路,背部刮痧能夠疏通經絡、緩解背部疼痛與疲勞,同時也能增強肺功能。對於感冒、咳嗽等也有輔助療效。
  • 範圍:從脊椎兩側的肌肉開始向外刮拭肌肉群,通常從上至下進行。

3. 四肢

  • 目的:促進末梢循環,幫助排毒及減少水腫。
  • 範圍:上肢通常從手腕向肩膀刮拭,下肢則從腳踝向大腿根部刮拭,方向應由遠心端向心端,力道應適中,不宜過重。

4. 胸腹部

  • 目的:緩解胃腸不適或促進消化功能,同時對於緩解壓力和調整情緒也有幫助。
  • 範圍: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輕柔刮拭;胸部則沿肋骨方向操作,力度需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內臟。

刮痧的做法與技巧

刮痧的技術講求力道的注意、方向與工具運用,刮痧的手法與技巧以溫和為基本原則,不是刮出越多痧越好,要避免過於急促或用力過猛,以免損傷皮膚或引發不適。以下是詳細的刮痧操作方式:

1.刮痧前的準備

  • 先清潔皮膚,塗抹嬰兒油或潤滑劑以減少摩擦和刺激。
  • 選擇適合的刮痧工具,例如玉石刮痧板、牛角板或陶瓷湯匙。
  • 注意刮痧前應避免進食過飽、空腹或過度疲勞。

2.刮痧基本手法

  • 方向:順應經絡或血流方向刮動,如背部從上至下,四肢由遠端向心端刮動 。刮痧板與皮膚呈30至45度角,能更有效地接觸皮膚並減少摩擦不適
  • 力度:力度中等,不宜過重;以感覺溫熱而不疼痛為宜。根據部位和個人體質調整力度,例如敏感區域(如腹部)應手法輕柔。
  • 節奏:每次刮拭保持均勻穩定,以促進自然流暢的氣血循環,重複直至皮膚微微泛紅或出現「痧痕」即可。

3.收尾與護理

  • 刮痧後用熱毛巾熱敷以促進肌肉放鬆,緩解皮膚的刺激。
  • 刮痧後毛孔會打開,因此建議注意保暖並多飲水,有助於代謝毒素並減少水腫。

痧痕的顏色

在刮痧過程中,皮膚上可能出現不同顏色的「痧痕」,這些顏色被認為反映了身體內部氣血運行的狀況。痧痕的顏色通常在幾天內會自然消退,其顏色和形態會因人而異,並且與體質、健康狀況及經絡部位的情況密切相關。

  • 深紫色或深紅色:多代表氣血瘀滯、血液循環較差,可能與長期姿勢不良或壓力有關。
  • 淺紅色:通常顯示血流旺盛,體內有熱氣或暑氣。
  • 灰白或淡黃:可能與寒濕、氣血不足、脾胃問題有關。
  • 無明顯變化:可能與個人體質或健康狀況良好。

不過,痧痕的形成和顏色並不等於病症的嚴重程度,而是在提示身體某些部位可能存在氣血運行的異常。專業的刮痧操作能有效促進氣血調理,但如對顏色解讀有疑問,建議諮詢中醫專業人士以獲得進一步指導 。

不適合刮痧的族群與刮痧禁忌

刮痧雖然益處多,但皮膚有損傷、罹患出血性疾病、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或身體極度虛弱者,以及幼兒都不適合進行刮痧。 老年人或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人也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操作。

刮痧是一種簡單但有效的養生方式,適合日常保健使用。但如果在刮痧過程中出現不適感或皮膚異常反應,應立即停止操作並尋求專業意見。如有特殊健康問題,也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以確保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