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买了山寨“安眠药”:揭秘“左匹克隆”褪黑素的命名陷阱
10万人买了山寨“安眠药”:揭秘“左匹克隆”褪黑素的命名陷阱
近日,一款名为“左匹克隆晚安®褪黑素胶囊”的保健品在电商平台热销,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该产品在淘宝和京东平台分别有超过2万人购买,在拼多多更是卖出了10万盒。然而,这款产品却存在严重的命名和包装误导问题,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撞名”的褪黑素与安眠药
“左匹克隆晚安®褪黑素胶囊”在多个电商平台的热销榜单中名列前茅。在淘宝某店铺中,该产品有2000多条评论,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这是不是医院里开的安眠药?”这一问题在其他品牌褪黑素的评论区几乎从未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左匹克隆”与管制安眠药“佐匹克隆”仅一字之差,且两款产品的包装设计也高度相似。佐匹克隆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失眠问题,在临床上严格管制,只能凭医生处方在医院的神经科或者精神科获得。
“擦边球”的治疗风险
多位医疗专业人士指出,这种命名和包装设计的“擦边球”行为存在严重风险。如果患者将保健品褪黑素误认为是治疗用的精神药品,可能会因为突然停药或减少剂量而加重病情,产生失眠、焦虑、肌肉疼痛等症状。
此外,患者的用药史对医生的诊断和处方非常重要。如果患者向医生提供了不准确的用药信息,可能误导医生进行不合适的剂量调整,增加用药风险。
卖“李鬼”合法吗?
虽然“左匹克隆晚安®褪黑素胶囊”已获得保健食品备案,但其名称与包装设计存在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保健食品名称不得含有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左匹克隆”与精神类药品通用名称“佐匹克隆”高度近似,足以认定为“误导消费者”的情形。
北京至瑾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岑岩指出,这种行为可能涉及三大法律风险:侵犯药品通用名称的公共属性;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商品名称、包装的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广告真实性的规定。
监管部门的回应
针对此类问题,淘天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品标题中“安眠”“处方药”等蹭用管制处方药品名称的商品,严重误导消费者,平台将做下架处理。同时,平台也表示会督促商家注重合规宣传。
结语
这起事件再次凸显了保健品市场存在的乱象,特别是产品命名和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误导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这类产品的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消费者在选购保健品时也应保持警惕,仔细辨别产品信息,避免因误导而损害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作者:周悦 钱玉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