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豪:从面包师到滑雪追梦人
张嘉豪:从面包师到滑雪追梦人
张嘉豪是一位从面包师转型为滑雪运动员的传奇人物。他以17岁"高龄"开始接触单板滑雪,凭借对滑雪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在5年内跻身国内一线滑手之列。2021年,他在智利滑雪锦标赛中斩获1金1银2铜的佳绩,向着冬奥梦想全力冲刺。虽然2022年北京冬奥会未能如愿参赛,但张嘉豪并未放弃,而是将目光转向野雪领域,继续追逐自己的滑雪梦想。
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张嘉豪接受《牛人》栏目专访
从面包师到滑雪高手:热爱的力量
张嘉豪的滑雪之路始于2012年的一次偶然发现。当时17岁的他正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实习,一次在朋友圈看到滑雪视频后,心中涌起强烈的冲动:"我也要学这个!"由此开启了滑雪之旅。
滑雪是一项烧钱的运动,对于月收入仅4000元的张嘉豪来说,经济压力巨大。但他省吃俭用,几乎把所有钱都花在雪票、手机话费和交通上。为节省开支,他从不在外面吃饭,还举例说:"那时候,我去有些雪场,发现公交车根本到不了,没办法,我就每次拿自己做的面包跟别人置换——搭他们的车去雪场。"
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面包房实习时的张嘉豪 图源:张嘉豪
为能有更多时间滑雪,张嘉豪选择了面包房工作,因为这里上夜班,白天可以去滑雪。最累的时候,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张嘉豪笑说:"早上下班后,先去雪场滑两个半小时,然后回家睡觉,睡醒后再去酒店上夜班。"即便如此,他对滑雪的热情丝毫未减。
2016年,张嘉豪发现工作与滑雪的时间冲突得愈发严重,于是决定辞职,全身心投入到滑雪事业中。尽管随后遭遇频繁受伤,但他仍进步飞速,跻身国内一线滑手之列。
一个人的冬奥:无畏的孤勇
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夕,张嘉豪开启长达一百余天、辗转3个国家、参加15场比赛的艰难征程。每场比赛对他而言,都是一次豪赌,关乎梦想能否实现。
他先奔赴智利。因为疫情,航班多次取消,签证办理也困难重重。好不容易登上前往智利的飞机,还需辗转41个小时和为期10天的隔离。为保持状态,即便隔离期间,张嘉豪也未曾有丝毫懈怠。没有器械,改成徒手训练;训练时间不够,就把动作从双脚改成单脚,让肌肉承受双倍的训练重量。
张嘉豪独自一人辗转多地参加比赛 图源:张嘉豪
幸运的是,他在智利开了个好头,拿下滑雪生涯首个国际比赛冠军,为自己赚得可观的积分。然而,命运却与张嘉豪开起玩笑来。前往欧洲比赛,因为签证出问题,张嘉豪被困在智利近两个月。更糟糕的是,10月的智利,正值夏天,无雪可滑。这对必须保持雪感的他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幸运的是,在此期间,张嘉豪遇到很多帮助他的人。他说:"在当地,我结识了一个叫小峰的朋友,他家上一辈就在那儿开餐厅。他会西班牙语,能给我当翻译。更巧的是,智利的裁判之前曾在中国给世界杯等赛事打分,我们成了好朋友。我给他发消息,他也会把比赛时间、场地情况这些具体信息都告诉我。"
登机前最后一刻,张嘉豪终于拿到签证。来不及调整时差、没有参加公开训练,就在落地的第三天迎来瑞士的正式比赛。由于受到太多场外因素干扰,最终因动作失误,未能进入决赛。
瑞士公开赛结束5天后,张嘉豪又赶忙奔赴荷兰,参加国际雪联积分赛和欧洲杯。为获得更好名次,他提高了跳台区的动作难度,却在第一天的积分赛中,没能完成全套动作。经过一夜短暂调整,他迎来欧洲杯的挑战。出发前,他想,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场比赛,闭着眼睛,只想着好好完成两个动作后落地。遗憾的是,落地时,他没能成功站稳。
张嘉豪参加国际雪联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并获得冠军 图源:张嘉豪
11月19日,荷兰兰德格拉夫赛场,成为张嘉豪梦想破碎的地方。伴随最后一跳失误,他冲击北京冬奥会的征程戛然而止。12月16日,确认无缘世界杯后,张嘉豪在自媒体发文,宣布自己冲击冬奥会失败。他写道:"我不后悔出发,也不后悔许下的那些白日梦。我依然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依然会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依然是那个即使最终的结果99%可能失败,但还是会为了1%的成功可能付出100%的我。"
转战野雪:迎接新的挑战
北京冬奥会的失利,曾让张嘉豪陷入短暂的迷茫。不过,张嘉豪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很快驱散迷茫的阴霾。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上看到野雪比赛视频,瞬间点燃心中的热情。他觉得:"滑野雪比之前参加的项目更加自由。没有场地的限制,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更多。下雪了,雪就自然积着;雪化了,也没人去补,完全是纯天然的环境,自由选择线路,根据自己的能力挑选坡度,只要不超出人们的视线范围,想去哪儿滑都可以。"
张嘉豪在雪场训练 图源:张嘉豪
2022年12月,张嘉豪踏上前往北美的征程,开启世界野雪巡回赛的征战之旅。张嘉豪介绍说:"我参加的这个赛事设有一星、两星、三星、四星资格赛,分欧洲和北美两个赛区。每个赛区单板项目排名前12的选手能进挑战者赛。就拿北美赛区来说,有三四场比赛,在这几场比赛里,12个人中排名前2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年的总决赛。总决赛的名额特别少,一整年只有5~6个男子单板参赛名额。"
张嘉豪在世界野雪巡回赛现场 图源:张嘉豪
在2023年的比赛中,初出茅庐的张嘉豪却展现出惊人的实力,参加了3场比赛。第一场在加拿大魁北克,那里雪量稀少,他甚至连赛事规则和流程都还没完全搞清楚,便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无畏的勇气,斩获第5名。第二场在加拿大惠斯勒,因具有对场地熟悉的优势,一举夺得第3名。第三场在美国科罗拉多,延续良好状态,获得第2名。这一系列出色表现,让他迅速在野雪赛事中崭露头角,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3年夏天,张嘉豪迎来更高级别的四星比赛挑战。在这场高手云集的比赛中,首次参赛便取得第8名的好成绩,令他备受鼓舞。
然而,野雪赛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雪季,张嘉豪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上个冬天,我每场四星比赛都参加,但因时间紧迫,我要自己寻找场地、熟悉环境,还要应对语言不通的问题。"在比赛中,他遇到世界排名最高的那拨选手,竞争异常激烈,成绩不如预期,多次排名第13、14名左右。
滑雪中的张嘉豪 图源:张嘉豪
2024年夏天,张嘉豪前往南美参赛,目标是拿到前6名,提升积分排名,从而进入挑战者赛。但在智利的比赛中,他遭遇了极其困难的场地条件,"比赛场地落差近500米,坡度四十六七度,非常陡峭,还有大量黑色乱石从雪层下钻出。"出发前5分钟,由于其他选手占领了张嘉豪已勘察好的赛道,因此他临时决定更换路线,"我眼睁睁看着他们挑来选去,把我原本看好的路线都占了。"滑行途中,张嘉豪的表现超出预期,但临近终点时,却因体力严重透支,力竭摔倒。
这次失利,让张嘉豪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体能和滑行流畅度方面的不足。他说:"回国后,我专门聘请曾带过国家单板队的职业体能教练,针对混氧、肌耐力、爆发力等方面进行了两个月的强化训练。"
正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张嘉豪 图源:张嘉豪
对于野雪,张嘉豪有着自己的期待。他说:"明年世锦赛对我来说,主要是学习、训练、挑战和了解赛事的过程。我的终极目标是参加2030年冬奥会——野雪项目很可能会纳入其中,我想为此全力以赴。"
他还提到:"我希望通过参加野雪比赛,让更多人认识这项比赛、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要是以后它被纳入冬奥会,国家肯定需要很多野雪人才。这几年参赛,我能摸透赛制规则、跟上技术发展。就算我自己拿不到好成绩,能帮下一代运动员拿奖牌,也算达成目标了。"
登山滑雪:更高的追求
除了野雪,登山滑雪也是张嘉豪的一大热爱。他回忆道:"2020年,我在成都训练。一次旅游,路过甘孜的子梅垭口,高海拔带来的头疼让我非常难受,但眼前那座被冰雪覆盖的那玛峰,却让我瞬间忘却身体的不适。"望着那玛峰,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这座山,是不是可以滑雪?
那玛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嘎雪山旁,海拔5588米,是相对成熟的商业攀登雪山。得知滑雪圈前辈张景山曾在这座山滑过雪,张嘉豪心中的渴望愈发强烈。冬奥周期一结束,便来到那玛峰。
张嘉豪在大哇梁子登山滑雪 图源:张嘉豪
2022年,张嘉豪满怀期待地来到那玛峰,可天公不作美,两次尝试攀登都因恶劣的天气被迫下撤。他说:"第一次,爬到一半,就因风雪太大而不得不放弃;第二次,虽然爬到5300米,但持续的降雪让登顶变得异常艰难,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2023年,张嘉豪再次向那玛峰发起挑战。这一次,他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不仅提前了解了天气情况,还加强了体能训练。终于,他成功登顶那玛峰并滑下。张嘉豪说:"那次从山顶一路往下滑,从海拔5588米一直滑到快5000米的雪线位置。好在春季雪量充足,途中有石头,我们就一段、一段地躲着滑。"
此后,张嘉豪的登山滑雪之旅便一发不可收。他陆续挑战了乌库楚、勒多曼因、都日峰、大哇梁子、慕士塔格、金银山等多座雪山。与普通滑雪比赛不同,登山滑雪充满更多未知与挑战。张嘉豪说:"登山滑雪得背着沉甸甸的装备,真的很吃力。而且,高海拔的地方和普通比赛场地完全不一样,在雪山上滑两步就得大喘气。要是海拔再高些,还得背氧气罐,负重就更大。山上的天气也说变就变,雪况复杂,到处都是冰裂缝,还可能突然雪崩,危险随时都在。"
张嘉豪正在攀爬金银山 图源:张嘉豪
因此,张嘉豪对登山滑雪常怀敬畏之心。他说:"还是得慢慢来,要跟国外那些有经验的团队学习,多看各类相关课程。贝爷有句话说得好,户外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工作,不能盲目行事。"
如今,张嘉豪把目光投向更高的目标——珠穆朗玛峰。他渴望从珠峰滑下,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为实现这个目标,他有一套自己的计划。张嘉豪说:"我准备先从海拔较低的麦金利峰开始,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另外,我也没想好从珠峰的南坡还是北坡滑下,但我的目标是全程不脱板,从顶峰滑下来。所以,我也在规划一条安全而又有挑战性的路线,还需要一步一步地去了解这个事,慢慢地做好准备。"
张嘉豪在慕士塔格登山滑雪 图源:张嘉豪
不管是之前的单板滑雪,还是野雪、登山滑雪,在张嘉豪看来,滑雪都是既自由又刺激的事。"滑雪能带你去世界很多地方,让你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和雪山、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踏上板子,还能真正了解自己。"
未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尝试一些不同的线路,为中国的滑雪事业做出贡献。"未来这些年,会有不少爱好者去滑这些线路,毕竟我都已经测试过,没有雪崩风险,也不存在冰裂缝或者石头这类危险路段,这么做也算是我为登山滑雪行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张嘉豪在都日峰登山滑雪 图源:张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