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狂飙突进”运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
德意志“狂飙突进”运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
德意志的“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中叶兴起的一场重要的文学文化运动,它不仅是一场文学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由一批青年作家发起,以追求自由解放、大胆探索真实情感、崇尚天才为特征,对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意志的民族观念不同于法国,于德意志而言,某种层面上只是文学上的德意志。德意志的民族自我意识是从那些伟大诗人与思想家的作品中附带产生的,赫尔德、歌德、席勒站在德意志民族制高点上,以一种兴盛的、特殊的、内涵丰富的民族语言与文学,凭借语言文学形式上和精神上的共通感——民族自我意识,书写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历程中的“狂飙突进"。
“狂飙突进”运动的基本含义
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民族的分裂变得更加剧烈,形成了包括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内的三百多个邦国。再加之弗里德里希二世与各诸侯的高压统治,民族的腐朽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不满,一批充满激情的诗人、作家发出时代的呐喊。
“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1785年间爆发于德意志的,由一批青年作家发动的,以追求自由解放、大胆探需真实情感、崇尚天才为特征的文学文化运动。
从十八世纪中叶到俾斯麦帝国形成之间的德意志民族历史,由三个可分离但密切相关的发展形成:主权领土国家的崛起,经济活动的扩张和社会流动性,以及文学文化的出现。
作为一场文学革命,“狂飙突进”运动提出了社会革命的要求。首先,它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理论遗产,宣扬个性、自由与人权;其次,它主张“天才”崇尚,“狂飙突进”运动赋予“天才”新的内涵:即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自由是“狂飙突进”运动追求的重要目标。
在狂飙运动中,重视“自然”的意义。所谓“自然”,就意味着政治上反封建、反专制,艺术上主张勇于创建德意志民族艺术的自我风格。最后,“狂飙突进”运动强调情感的力量,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狂飙突进”运动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唤醒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赫尔德
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德意志民族文学的真正倡导者。受卢梭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将注意力转向各个民族和各个时代的文化民俗。历史的看待各民族、各时代的文化价值,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8世纪的知识分子对语言的本质着迷,正如费希特所说的那样,“伴随着个人进入他心灵的最秘密深处"。赫尔德是一个敏感的人,在他的血液里充满着思辨和激情。
他立足民族现实,引领德意志民族的狂飙运动,从构成民族最基本的语言要素出发,主张文化要反映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每个民族是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
赫尔德于1772年出版了《论语言的起源》,重点突出两方面。第一方面,赫尔德认为正是人类的发展传承孕育了语言。他断言,语言是悟性初次意识行为的产物,"只要在思考,语言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
可见,悟性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有语言的参与。“没有语言,人就没有理性,而没有理性,也就没有语言",语言和理性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第二方面,他认为民族语言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财富的工具,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大自然在地球上的每个主要地域都能够使一对男女成为部族的祖先,就像在每一种气候条件下都生活着某种特别的动物一样,这些最早的人的整个身体结构似乎就是为本地环境设计的,所以也就发明了独特的地域语言或民族语言。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是独特的,是内涵丰富的,各民族在用民族语言表达他们的各种感情时,体现了思想和词汇的丰富,且语言的丰富多样与一种语言自然的人类的发展过程并不矛盾。
人类历史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是赫尔德对人类在宇审中地位的重要电考。在《另一种历史哲学》中,赫尔德阐述了他对历史发展的主张。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念强调了重要的两点:个体的与历史的。
第一点,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能够达到的每一种完美性都是民族的、世俗的,而加以最仔细地考察后,又是个体的。各个民族,它们拥有某种形态,有着鲜活的生命;它们不是理性,而是充满活力的,历史学家的职责就是理解它们。
第二点,历史的意义并不是在通向理性终点的各种事件里被发现的,而是在各个不同民族中人类表达自身的众多方式中被发现的。
赫尔德从讨论地球的物理特性与其他星球的关系着手,进一步考察植物与动物的生命特性,人类的直立行走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这不仅是人类运用理性能力的发展,他们的直立姿势影响到了他们的大脑和他们的使用语言,并且也还有他们之具有道德和宗教的能力。
于是,赫尔德提出了一种假说:“整个宇审乃是被为着精神的自由出现,而在作用着的一种唯一的生机化的力量所赋予了生命的"。赫尔德的这一假说提示着人处于两个世界的中途,形成了动物生命的世界与精神生命的世界的连接环节,历史是两组力量交相作用的合成:“同一的人类物种之分裂为各个民族的精神——内在的力量。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被某一种精神鼓舞着,并表现在它的成员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在各民族精神意识的自我表达中,赫尔德对人类历史的观察,使得近代文明的概念在不同的民族间成为可能"。
赫尔德扩大了民族概念的内涵,在赫尔德看来,人类历史就是文化史,各民族的文化并无高低之分。文化是团结与凝聚民族的一种力量。
而且,赫尔德并不认为中世纪是历史发展的中断,他认为中世纪是人类文化进步中的一个必然的、重要的环节,如同链条,彼此相连,前后衔接。
狂飙突进运动从来不是一次政治革命,而是一次富有政治意义的文学运动。但是,就其所张扬的思想以及对民族自我意识和认同的作用来看,它既是对启蒙运动的反驳,又是对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浪漫主义的序曲。
赫尔德、席勒、歌德引领的“狂飙突进”运动给封建专制以猛烈的一击。正是这场富有政治意义的文学文化运动激发起德竞志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吹响近代德意志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这一序曲为德意志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