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万物皆可评分的虎扑,能够走多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万物皆可评分的虎扑,能够走多远?

引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
https://www.woshipm.com/it/6021055.html

虎扑,这个曾经以篮球讨论为主的互联网社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万物皆可评分"的平台。从高校到电影,从游戏到动漫,甚至蚊子蟑螂都能在这里找到评分。这种独特的评分文化不仅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也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社区发展的思考。

万物皆可评分:从高校到财神

在虎扑,你可以看到各种令人捧腹的高校评价:"阎王叫你三更死,他敢留你到五更"(北京协和医学院);"聚是一团火,散是派出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停水又停电,小便冲大便"(长春理工大学)。这些评价往往能引发校友们的共鸣,成为网络流行语。

除了高校,这里还可以评价B站百大up主、英雄联盟世界赛的选手表现、或是最让人emo的华语歌曲。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还可以为蚊子蟑螂打差评,相应的,也有几十万人给财神爷刷上中国神仙榜首。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这个游戏爆火之时,虎扑评分也就有了为每一个女角色的评价,"有大选大,没大选富"更是经典咏流传的语句。

虎扑评分的前世今生

虎扑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其评分功能,最初专注于评价篮球比赛。这个功能脱胎于豆瓣书影音评分,但专注于体育赛事使其拥有了独特性。同样是五星打分的十分制,也同样是在打星时附带一句短评,但虎扑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影视类的评分,其实大家都在做。但是B站、猫眼其实都评分飘高,前者有人气的新老作品都是一水儿五星好评,甚至是营造出一种不欢迎差评的气氛。后者院线电影常常得到无限宽容,大烂片也能够得到七八分的评价。二者对需要客观评价的来者其实都很难提供有价值的标准参考体系。

在豆瓣,则是另一种面貌。因为时至今日豆瓣评分对作品与演员的仍然有不小的影响,也是许多人在迈入影院或点开一部下饭剧的重要决策参考,甚至一些院线电影要点映打造口碑以维持评分。

而在虎扑,这里的评分的参考价值并不高,网友锐评时嬉笑怒骂,都是出于个人情绪宣泄和个体经验 。

而在影视作品和明星的评价上,虎扑又流露出很明显的厚古薄今的倾向。古装美男子里都是焦恩俊、古天乐、严宽、张卫健等等名列前茅,知名颜值男明星里尊龙、张国荣、金城武等都是高分热度双丰收。而当下的易烊千玺、王源、王一博等等都是不足两星的低分。蔡徐坤的评分中多见"控分2.5"的低分评价,用以嘲弄其曾自述是一位练习时长两年半的练习生。

为影视作品经典台词设立评分中,也几乎都是十年前甚至是更久以前的作品。如《雍正王朝》、《三国演义》、《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等,近期的只有《狂飙》一部。

厚古薄今的另一方面是关注共同经验,反映这一代网友的童年,网友们会毫不犹豫给为曾经的自己带去欢乐的作品打上满分。童年回忆录评分系列中,许多评价都颇为温情。如猫和老鼠的"最高的山,最长的河",或是铁甲小宝的"今天我来当裁判,蜻蜓队长",都是向童年陪伴自己的优秀作品的充满感激的致意。或者是经典歌词与经典台词的简单重复,如神兵小将的"我有勇气我都不怕,管他寒冬炎夏",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的"八戒嗯,八戒嗯?",马丁的早晨的"马丁马丁!每天早上你醒来~"都能唤起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触动心中一处柔软。

厚古薄今的倾向带来的是高分与否,而能在虎扑流行甚至进一步出圈的内容,往往是很有传播力的、被社区用户广泛认可的内容,这些内容里男性群体的特征则尤为明显。

虎扑评分泛化之后,甚至在主页直接有一个入口通向评分。游戏赛事的评分吸引了很多有观赛习惯的游戏爱好者,甚至培养了很多用户看游戏赛事必看虎扑评分的习惯。

对他们而言,游戏评分已经成为观赛体验的重要部分。英雄联盟的世界赛在国内常常有数百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虎扑的赛事评分评价有趣又犀利,B站甚至有专门记录赛事进行时不同选手的评分的视频。这种变化往往又能自成体系变成新的梗,比如微博的选手xiaohu从草履虫到东北虎的"进化史"。摘选赛事中的选手语录常能让数万人参与进来,评论点赞,展示态度。

女神大赛中选出B站围棋up战鹰,则是抽象文化与梗文化的胜利。虎扑上甚至有战鹰的名场面评分,她本人看到都会讶异原来自己有这么多梗。虎扑评分甚至可能以一种互联网化石的形式存在,存储瞬息万变的流行梗。牛的评分里会闯出来一个《大耳朵图图》的牛爷爷,"牛爷爷也是牛",蚊子的评分里会蹦出动漫角色蚊子怪人,玩梗的二次元把自己对动漫作品和形象的喜爱贯彻到评分的每一个角落。

从体育赛事,走到影视与游戏,再变成二次元的赛博老家,虎扑评分历经嬗变,但这个以男性用户为主要受众的应用特征也越发突出。

为什么留不住

虎扑评分实际体现了男性群体在互联网的声音。时至今日,在App Store里虎扑的介绍都是「男人感兴趣的话题都在虎扑」。即使是用户群体扩大后的小红书,也依然是更具有女性气质的应用,同样更加代表男性社区的地方可能是已经搬家的A岛,宅男群体的聚集地。

虎扑JRs对此也颇为清晰,在为虎扑平台以及虎扑网友自身作评价时,也会激情打一星。这种行为是为应得好评的作品和内容打抱不平,也是对社区中偏激言论的抗议,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嘲弄。甚至会有人评价虎扑为「新厕所」、「小红书2.0」,称「我骂我自己」。

评分泛化、专为男性而设,这两项实际上都为评分的参考价值带来阻碍。评分泛化至万物,和打分时激情短评一句话,这一类强情绪弱逻辑的评论当然没法形成统一的输出,而建立一套像豆瓣一样的评分体系,才更能体现出"男性普遍的选择"。

有趣有梗却无标准,越发泛化的万物评分带来的流量,也会因为同样的理由迅速流失掉。人们藉此而来,也顺着原路离开。

男性用户占统治地位的社区,也让评价的标准进一步丧失。厚古薄今、玩梗至上、自我嘲弄,都是这个群体特征的具体的反映。因为更推崇共同经验,所以给童年回忆留下温柔的一隅;因为需要自证与主流价值的观念差异,进而证明自己的眼光高远,所以对当下主流文化不屑一顾;又因为娱乐化的需要,将玩梗贯彻到每一处,呈现一种玩世不恭,纯粹「乐子人」的心态。

这些做法对社区繁荣或许是有所助益的,但对于营造更好的社区氛围,打造有共识有口碑的评价体系,却是有害的。从主流接受的角度来看,目前使用虎扑评分似乎仍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评分功能的发展不是旨在系统化和使其成为主流,那么虎扑为评分付出的实质意义仍然是悬而未决的。毕竟,即使进入了大众视野,短暂的流量也是暂时的,而平台声誉和商业可行性需要更持续的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