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现这些变化,警惕大病来袭!
皮肤出现这些变化,警惕大病来袭!
你知道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吗?不是心脏,不是肝脏,也不是肾脏,而是我们的皮肤。皮肤重量约占人体总体重的13%-15%,面积可以达到1.5-2平方米。皮肤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它会通过颜色、斑点、肿块等改变,向我们发出疾病警报。
皮肤覆盖在我们身体的表面,承担着多种至关重要的生理功能。
1. 屏障保护
它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的表皮层(尤其是角质层)紧密排列,可以阻挡各种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入侵。同时它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一些营养物质流失,维持内环境平衡。
2. 调节体温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和毛细血管扩张来降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皮肤通过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流失,立毛肌收缩(即"鸡皮疙瘩")形成隔热空气层。
3. 感觉功能
皮肤上布满了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能感知触觉、压力、温度、疼痛和振动,把这些信息快速传递给大脑,帮助响应环境变化。
4. 免疫防御
皮肤作为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参与着人体的各类免疫反应。
5. 合成维生素D
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为维生素D前体,经肝肾代谢后形成活性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6. 排泄与吸收
皮肤下的皮脂腺和汗腺能够分泌皮脂和汗液,帮助排出体内代谢产物,辅助肾脏作用。同时还可吸收脂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维生素。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窗口,有时候皮肤发生改变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皮肤病,更多的可能是预示身体内部发生了问题。
1. 老年斑变"圣诞树" 当心胃肠道肿瘤!
王飞主任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这名患者是来皮肤科治疗面部老年斑的,一般只要通过激光治疗就可以改善,但是在问诊时发现患者颈部存在异常皮肤表现,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胸背部布满大量呈"圣诞树"样分布的老年斑。凭借临床经验,王主任立即建议患者进行全身肿瘤筛查,最终确诊为胃癌。所幸发现及时,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普通老年斑多与年龄增长相关,常见于面部、手背等日晒部位。但若胸背部出现密集的"圣诞树样老年斑",可能是内脏肿瘤(如胃肠癌)的皮肤外在表现,一定要高度警惕。
2. 传染性软疣暴增:可能与HIV有关!
传染性软疣本身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通常表现为绿豆大小的丘疹,中央可见凹陷。若身体上仅出现少量软疣,通常无需过度干预,但若数量激增至几十甚至上百,则需警惕HIV感染可能,建议及时进行相关检测。此外,若手掌及脚掌出现双侧对称、淡红色且无痛痒的斑疹,也要优先考虑梅毒感染的可能。艾滋病与梅毒不仅严重危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因此发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重视,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
3. 脖子发黑洗不掉?可能肿瘤预警信号!
近年来,黑棘皮病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会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长出黑色天鹅绒样增生,既洗不净也搓不掉。该病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单纯性肥胖引起,通过科学减重和规律锻炼可显著改善;二是与恶性肿瘤相关,尤其是胃肠或肝脏肿瘤,此类患者需立即进行全面体检排查病因。
4. 皮肤结节可能是肿瘤转移"警报"!
皮肤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结节或者肿块,如果疼痛感比较强,虽然可能会影响生活,但多数为良性的;如果是无痛的,反而需要引起重视,如肚脐周围触感较硬的肿块,可能提示胃肠道肿瘤转移;脚底黑痣伴随腿部多发性结节,则需怀疑黑色素瘤转移。
除此之外,一些严重的皮肤病可能也会危及患者生命,主要包括四类高危病症:一是全身性红皮病(患者90%以上皮肤呈现类似烫伤的大面积红斑),二是免疫性疱病(全身可暴发上千个大疱及小水疱),三是重症药疹(因药物反应导致皮肤广泛剥脱),四是结缔组织病相关皮肤损害。这些皮肤疾病本身就具有高死亡率风险。
皮肤是生命的"窗口",也是健康的"镜子"。它的每一次异常,都在为身体敲响警钟。尤其有相关家族病史的,更应结合皮肤症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另外,科学护肤也很重要,避免过度清洁或频繁刷酸以保护皮肤屏障,同时注重防晒延缓光老化。关注皮肤健康,不仅是守护外在的屏障,更是为全身平安筑牢防线。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