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实用的止盈策略
七种实用的止盈策略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要及时调整策略,特别是在普涨、疯涨的行情结束后,如何保护已获得的利润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分享七种实用的止盈策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一、浮盈止盈法
给每只持仓股设定目标盈利值,可以是绝对金额,也可以是盈利百分比,触及目标后立即卖出,可以一次性卖出,也可以分梯次卖,主打一个“赚够XX就收手”。
举例说明:
假设投资者在9月27日(即第二个连板)以接近封板时的33.07元买入华信永道,由于已经“硬抗”了一个涨停板的风险,至少要赚一个涨停板的收益,再留一部分资金去追求第二个涨停板,最终策略为“+30%减仓2/3,+60%清仓”,于是两天后,这笔交易的收益就是40%。
这个例子体现了浮盈法的两个优越性:一是只要成功执行,盈利是确定的;二是不用考虑太长时间的行情变化,只在乎自己要赚的部分。缺点也很明显:卖飞的概率较高。
二、年化收益止盈法
测算单只股票或单笔交易的年化回报,达到预期时清仓或分批减仓。相较于浮盈法,纳入了时间成本考量,更适合有中长期收益目标的投资者。
举例说明:
某组合的资管目标是年化回报12%,每个月的投资收益目标就是1%(粗略),如果一只仓位10%的股票在几天内涨幅就超过10%,那它已经超额完成“使命”,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对其清仓的倾向应当加大。
采用精细化的思想,让每笔交易都完成“小目标”,整体组合就能完成“大目标”。当然,在实操中还要留出容错的部分,若胜率只有50%,那单笔交易的止盈点就要比整体收益目标高出一倍。
这一策略还能在心理建设上提供启发:试想,一周翻一倍的投资项目,这世界上能有几个?这段时间我们是不是让这动辄+10%、+20%的大盘冲昏了头脑、觉得没抓上几个30cm都不该收手?实际上,把握这波行情的难度是很高的,抓住一部分并及时止盈,对个人账户年化收益的贡献就能达到5~8个点,已经非常成功了,余下时间一动不动,年化收益也是很亮眼的。
三、估值止盈法
持仓股的估值攀升到某个水平,就果断切,这就是估值止盈法。关注估值而非单看价格,这是北研君一直强调的。9月下旬以来,北证50指数的PE(TTM)已经从24.31倍膨胀到38.61倍,一度从深度超卖的25%分位点以下逼近至严重超买的75%分位点以上。
不过上证指数更夸张,已经从25%分位以下涨到75%分位以上了。
个股方面,只看PE(TTM)在0~100倍的个股,北证这段时间爬升飞快,和沪深的差距已经很小,且实际上涨幅度要高于表中呈现的数据(多只股票因为超过100倍被剔除样本空间)。
有的投资者认为,牛市中不应该看估值,因为“比估值更高的还有更高的估值”,但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始终要关注估值,因为没有锚点买卖也就无从纪律谈起。实操中,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用一段时间的估值分位数划线,每达到一个水平就减一部分仓位,也可以使用行业平均、大盘指数或是自己设定一个估值水平,达到或超过该界限一定比例时减仓。
四、基准止盈法
选择一个基准,当基准达到目标价位或目标浮盈,减少对应的持仓,其中基准可以是大盘指数、行业指数,甚至龙头股。这一止盈策略与很多主题类/趋势类投资策略保持了一致思想,有点像“竞价看龙头”。
举例说明:
我们曾测算过,中期上证指数的压力位在3700点,对应的北证50看12251240点(详见《沪指都看到3700点了,那北证该看多少点?》),假设为了抓这波行情,我们选择前几轮反弹时弹性较高的天纺标、中纺标作为标的,那么当指数来到1225点时,就要盘算止盈策略,在12251240点之间分批设置止盈线,指数每达到一个位置,就将“双标”减仓一部分。
举例二:大盘进入震荡分化阶段后,我们曾提示半导体是重要的布局方向(详见《回调即是加仓窗口,北交所半导体标的一览——》),本轮主题型布局可以盯着科创板龙头中芯国际,布局华岭股份、凯德石英等北证标的,根据中芯国际的涨幅和涨速测算华岭股份、凯德石英的上涨空间,设置止盈线。
与之前几个策略不同的是,持仓标的与基准的走势并非同步,因此这种策略很可能没有减在持仓周期内的最高点。
五、回撤止盈法
持有个股直到其达到峰值、回落,在回落到一定程度时清仓或分步减仓。这一策略在中小股民的实操中应用很广,因为其在心理学(或称“行为金融学”)上是很优秀的:人们在冲高回落后急于保住盈利的倾向很强,而让人们在上行阶段及时“收手”难度较大,即便前后两个点位价格一样。此外,中小股民中技术派较多,看重趋势,数据有滞后性,只有峰值出现了,各种技术指标才会提示卖出。
回撤设限可以参考与峰值的落差,也可以是均线、趋势线、箱体、支撑位等指标,北研君在这里分享一个策略:移动止盈法。
举例说明:
在北证众多市值不到3亿的微盘股中,海达尔算图形不错的,多数时间处于上涨趋势,均线、趋势线的支撑效果较好。其中,在上涨趋势里,我们发现回调很少会出现连续三根阴线,因此可将“三连阴次日仍高开低走”作为中期的止盈信号,只要不出现第四阴,回踩支撑位大概率是短期买点。
传统的回撤止盈法只盯着最高点,但最高点的出现本身也是行情结果,卖出信号天然具有滞后性,既然已经滞后了,不如加入更多技术指标的考量,因此“移动止盈法”的思路有很大衍生空间,很多炒股软件上“自创”的各类买入、卖出信号都是基于这类策略。
六、时限止盈法
设定一个最长持有期限,到期即清仓或分步减仓,有点类似将时间作为基准的“基准止盈法”。可以作为单独的止盈策略,用于没有具体收益目标的交易,也可以与浮盈法等其它止盈策略搭配使用,在其他策略的基础上新增时间考量。
举例说明:
以近期事件为例,10月11日特斯拉将发布无人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品,由于产业链长、市场空间大,带动的炒作热情较高,对应北交所建邦科技、骏创科技等标的。但这类炒作基本都是预期博弈,行情很可能在事件正式落地的时点结束,赶在事件落地前清仓是较好的选择,不管有没有赚钱,因为投资点是预期炒作本身,不论有没有实现,都不适合继续持有。这策略适合的场景包括个股业绩披露、行业事件、经济数据发布、政策调整窗口等,一系列容易引发大规模预期发酵且时间点比较确定的催化。
与浮盈法搭配较好理解,类似雪球结构,有收益表现和时间两个维度的结束策略。时限止盈法旨在弱化行情本身,注重策略的完整性,执行起来心理压力不大。
七、零成本止盈法
在浮盈达到一定水平时,撤出全部成本资金,将浮盈转变成新的仓位,博取后期盈利空间。相较于分步浮盈法减仓,这种投资策略没有固定的盈利目标,更多是作为阶段性策略的收尾。
举例说明:
还是以本轮行情中最先启动的华信永道为例,假设我们在9月27日连板的第二天找准机会上车,成本价32元左右,购入10万股,市值320万,次日一字封板,股价和持仓市值分别涨到42.99元和430万。虽然有很大概率连板,但出于对长假不确定性的考虑,我们决定在当日减仓320万的金额,对应股数3200000÷42.99≈7.44万股,余下的110万都是利润,留着打连板,保护了本金。
还有一种场景,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长期不动的账户,这两天突然翻找出来,发现曾经套牢的账户居然回本了,还小赚了一点!想想自己这些年在股市上遭受的折磨,决定把本金全部取出,留下一点利润,以后就算赔光了也没什么心理负担,可以快乐炒股。这个策略在实操中应用也很广泛,因为对于长期投资者,持仓的舒适度很重要。
实际上,上述七种策略可以进行丰富的组合搭配,彼此做到优缺点互补,让整体的收益和风险达到最舒适状态,我们做一个总结:
本文分享了一些对当前行情实用性较强的止盈策略,对于梯度设置、先出浮盈股还是先割浮亏之类的调仓交易内容,将会放在以后的文章中。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公众号、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人力求报告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