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信》:从原生家庭悲剧中寻找救赎之路
《人间信》:从原生家庭悲剧中寻找救赎之路
麦家的长篇小说《人间信》,像一面冷峻的镜子,从字里行间映照出了原生家庭的伤痛悲剧,以及命运的沉重与无奈。麦家说他的这部小说是从心底喊出来的,或许是出于这是部半自传回忆录式的作品,很多素材来自他少年时的真实经历。
小说以一位十二岁少年——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年少时麦家——的家庭生活经历为线索,描绘了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一对父子矛盾。年少时的麦家,遭受着来自同学的欺凌,本以为父亲会是自己的依靠,却没想到换来的是父亲更为残酷的打骂。这一情节令人触目惊心,也为后续父子关系的紧张与破裂埋下了伏笔。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原生家庭悲剧并非个例,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曾在家庭中遭受过伤害,这种伤害往往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小说中的父亲蒋德贵,是一个让人失望至极的角色。他没有什么真本事,却整天游手好闲,而且还毫无责任感,本该成为家里顶樑柱的他,却生生将自己的家庭推向了深渊。他的种种恶行,让家人饱受贫穷困顿之苦,更让儿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麦家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揭示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失职和不自主的伤害,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
麦家在小说中,通过一个个故事情节,展开了对父亲的无声控诉。在麦家看来,父爱如山的说法,如果找的是父亲总会对儿子好,那是对曾经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孩子们的道德绑架。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在原生家庭中遭受过伤害的孩子们的痛苦,不能用空洞的道德说教去要求他们轻易地原谅父母的过错。
小说同时也剖析了作为悲剧始作俑者的父亲内心的煎熬与痛苦。尽管父亲有着诸多的过错,但他并非毫无愧疚之心。然而,这种内心的痛苦并不能成为开脱伤害他人事实的理由。
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说明了命运的无奈与挣扎。在命运的捉弄下,人们往往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只能在伤痕中寻求救赎。
从麦家的创作历程来看,《人间信》与他的其他作品有着内在的联系。他以写“谍战”“特情”“密码”题材成名,但其作品的内核始终是对心灵的关怀,表达个体生存的困境。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天才英雄还是普通百姓,都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都在寻求精神的疗救和灵魂的救赎。这种创作风格的形成,或许与他自身的经历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麦家童年的经历,让他对生命、家庭和命运有着不同与别人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实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无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可以通过自我成长和救赎,来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人间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即在面对家庭、命运和人生的困境时,如何更加从容和坚定地前行。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逃避痛苦,而在于在痛苦中寻找希望,在伤痕中寻求救赎。
《人间信》书籍封面
书名:人间信
作者: 麦家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出版年: 2024-4
页数: 312
本文原文来自豆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