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CPU行业现状及前景:数字化时代全面到来,CPU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CPU行业现状及前景:数字化时代全面到来,CPU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7829375716_1d2aacae400101dteg.html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简称,由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组成制造,是实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部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及状态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模块。

CPU的主要功能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进行指令解码,将指令分解成一系列的微操作,连接到各种能够进行所需运算的CPU模块部件,发送控制命令,从而完成指令的执行。

CPU 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按照指令集,CPU可分为CISC(复杂指令集)和 RISC(精简指令集)两大 类,CISC 型 CPU 目前主要是 x86 架构,RISC 型 CPU 主要包括ARM、RISC-V、MIPS、POWER 架构等。此外,根据应用领域,微处理器可大致分为通用微处理器(MPU, Micro Processor Unit)、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和专用处理器三类,而CPU则属于通用微处理器。

CPU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供应环节,主要包括硅晶圆、电子特气、光刻胶、靶材等半导体材料,以及单晶炉、PVD、光刻机、检测设备等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中游为CPU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环节,代表厂商有韦尔股份、紫光展锐、华大半导体、炬芯科技、国民技术、北京君正、龙芯中科、全志科技、国科微、紫光国微、国芯科技等。产业链下游为CPU芯片应用领域,主要包括PC、平板电脑、通信及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汽车电子、工业、医疗等。

CPU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桌面和服务器,每台桌面通常只有一颗CPU,而每台服务器的CPU数量不定。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无论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还是企业服务器、云计算等领域,对高性能 CPU 的需求持续攀升。例如,在游戏和图形处理领域,需要强大的CPU来保证流畅的运行体验;在企业数据中心,高效稳定的服务器CPU是保障业务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我国CPU芯片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CPU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505.74亿元增长至2160.32亿元,根据初步统计预估,2024年已进一步增至2326.1亿元。

CPU市场主要由桌面CPU、移动CPU和服务器CPU三个部分构成。不同类型的CPU应用于不同场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各领域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将不断推动这三类CPU市场规模扩大。从市场占比情况来看,目前我国CPU市场中,桌面CPU芯片产品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所占比例达50%;其次时主要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个人电脑产品的桌面CPU芯片,所占市场份额为30%;此外则是服务器CPU,所占市场份额为20%。

目前我国CPU市场中国外企业占比较多,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其中,英特尔和AMD分别占据了我国CPU市场的50%和30%的份额,而国产CPU生产商华为和联发科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5%,远低于国外厂商市场占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国产CPU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CPU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为我国CPU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市场资本半导体产业投资热度日益攀升,国内CPU芯片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国产CPU芯片性能水平不断提升。从技术架构来看,目前我国CPU产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技术路径,包括Arm、x86、LoongArch、SW64和RISC-V等不同的指令集架构,背后是华为、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申威、平头哥等众多致力于CPU研发的企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