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成瘾的皇帝李旦:两次登基三让天下,看似懦弱实则睿智
谦让成瘾的皇帝李旦:两次登基三让天下,看似懦弱实则睿智
在唐朝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传奇。他两次登基,三次让位,看似懦弱,实则睿智。他就是唐睿宗李旦。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了李显的皇位,将他赶出皇宫。为了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武则天将李旦推上了皇位,并将其软禁在宫中,实施严密监控。
两年后,武则天试探性地提出将朝廷大权归还给李旦,李旦深知这是个圈套,于是请求武则天继续执政。武则天顺水推舟,"勉勉强强"接受了李旦的请求。
后来,有人带领百姓上书请求武则天登基称帝,许多大臣也纷纷附和。面对这一局面,李旦主动请求武则天称帝,并请求赐予自己武姓。这种能屈能伸的智慧,展现了李旦的非凡之处。
在武则天称帝后,李旦成为了李氏宗亲的一面旗帜,也成为了酷吏攻击的目标。有一次,一个名叫团儿的侍女向武则天举报,说李旦的妃子正在搞巫蛊之术,想要诅咒她。武则天勃然大怒,直接处死了这些妃子。爱妃惨死,李旦自己也背上了造反的污名,如果不是一名乐工及时相救,恐怕也难逃厄运。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698年,武则天才将政权交还。李旦知道这件事后,请了好几次病假,一连几天不去上朝,主动将皇位让给了李显。这是他第二次让位,与第一次的无奈不同,这次他是真心想让出皇位。
李显驾崩后,韦皇后将李重茂推上皇位,准备效仿武则天成为女皇帝。李旦成为了她最大的障碍。但李旦不会坐以待毙,他的儿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出兵匡扶社稷。最终,在禁军的帮助下,李隆基发动兵变,成功诛杀韦皇后。
此时,李隆基不仅掌握了禁军,还控制了国都。刚刚登基不久的李重茂主动让位,让李旦再次登基。李旦十分不情愿,但在李隆基的劝说下,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登基。
然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712年,一颗彗星的出现给了太平公主机会。她找人暗示李旦,说今年太子会当皇帝,暗指李隆基将篡位。但出乎意料的是,李旦竟然选择退位,让儿子李隆基登基。看见自己弄巧成拙,太平公主十分恼怒。
退位后,权力仍然掌握在李旦手中。直到第二年,李隆基发动政变,除掉太平公主,李旦才彻底交出权力。
李旦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与隐忍。他能屈能伸,不贪恋权势,展现了一个通透的皇帝形象。他的故事,为唐朝的历史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