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综述:饮食营养与健康关系大盘点
最新研究综述:饮食营养与健康关系大盘点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期,多位营养学专家对36项饮食营养相关研究进行了汇总和解读,涉及咖啡、坚果、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多种营养素和食物对健康的影响。这些研究来自多个权威期刊,包括Rheumatology、BMC Medicine、Eur J Clin Nutr等,涵盖了多个健康领域,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健康、消化系统健康等。
喝咖啡或对红斑狼疮患者有益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研究发现,咖啡因摄入量与循环内皮祖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咖啡因治疗通过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自噬,来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存活率和活力。咖啡因的积极作用可能是通过SIRT3/AMPK刺激自噬介导的。
补充益生菌+维生素D改善偏头痛
BMC Medicine发表的随机、三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纳入了72名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的偏头痛患者,结果显示,益生菌和维生素D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的降低更为显著。
老年人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以解压、抗焦虑
Eur J Clin Nutr(欧洲临床营养杂志)发表来自诺森比亚大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平行组实验研究,探讨了12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对老年人幸福感、情绪、记忆、身体健康、活动能力、社交互动及孤独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显著改善了女性的友好情绪,并在男性中显著降低了延长性应激反应、整体感知应激反应和情感孤独感。
补充NMN可逆转实验动物卵巢衰老
MedComm 期刊发表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的研究,补充烟酰胺单核苷酸(NMN)能显著改善衰老小鼠卵巢线粒体和能量代谢功能,降低卵巢炎症状态,从而提升卵巢健康和卵巢储备。
生姜能不能缓解怀孕后恶心?
Advances in Nutrition发表的研究,通过证据扫描和伞形综述,评估了孕期和哺乳期间使用生姜的效果和安全性,表明生姜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改善孕吐的手段,但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确认。大多数荟萃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生姜对改善孕期恶心有显著积极效果,或者与传统治疗相比效果相当,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证据。
多吃坚果,少得痴呆
" GeroScience "期刊发表来自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学的研究,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的50386名成年参与者数据,结果显示,食用坚果或可降低全因痴呆风险,与不食用坚果的人相比,每天食用坚果,与全因痴呆症风险降低12%相关。每天食用一把(30克)无盐坚果,具有最大的保护作用。
补充烟酸或降低脂肪肝风险
" BMC Public Health "期刊发表来自江南大学附属无锡第五医院的研究,分析了2946名来自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队列的参与者,发现烟酸摄入量与脂肪肝(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MASLD)患病率呈U型相关,随着烟酸摄入量的增加,脂肪肝患病率逐渐降低,在每天23.6毫克时(女性为18.8毫克,男性为26.7毫克),患病率最低。研究人员强调,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烟酸和脂肪肝(MASLD)之间的因果关系。
补充菊粉有助于体重管理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纳入3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1184名参与者,菊粉(源自菊苣,以低聚果糖为主要成分)补充剂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其作用包括降低体重、BMI、脂肪质量和腰围,对身体脂肪百分比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效果。
益生菌明星—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并不能改善便秘
《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发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随机三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5家医院进行,共有229名功能性便秘患者参与,每天接受7.0×10^9 CFU的B lactis HN019,连续8周。结果显示其并未显著增加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
抗性淀粉或对肠道有害
ACS Nano发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小鼠实验研究,揭示了纳米级抗性淀粉颗粒(RSNs)通过激活溶酶体外排导致小鼠结肠炎的机制。纳米级抗性淀粉颗粒(RSNs)可通过大分子胞饮、网格蛋白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肠上皮细胞,随后,RSNs被运输到溶酶体内并激活TRPML1通道,导致溶酶体钙离子释放,TFEB信号通路被激活,继而触发溶酶体胞吐,将RSNs排至胞外。该过程可引起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及肠道菌群失衡等一系列肠屏障损伤生物学效应,并最终诱发结肠炎。
超加工食品与端粒长度缩短(寿命缩短)有关
"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期刊发表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的64690名参与者的数据,调查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测量白细胞端粒长度。结果发现,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端粒长度缩短相关,摄入量越高,端粒越短,每天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长度缩短0.005(相当于端粒缩短0.22年)。该研究还发现,即食/加热类超加工食品、豆类和土豆类超加工食品、动物性超加工食品、人造糖、饮料的摄入量与端粒缩短有关,而早餐谷物和素食替代品与端粒长度增加有关。
无独有偶。" Clinical Nutrition "期刊发表了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较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6%、5%、8%。
爱吃甜食损害健康
"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期刊发表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喜欢吃甜食的人患抑郁症、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更高,与对照组相比,爱吃甜食的人,患抑郁症、糖尿病、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27%、15%、22%。此外,爱吃甜食的人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血糖水平较高,血脂状况较差。该研究分析了 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 数据库中超18万名参与者,通过食物偏好问卷收集了参与者的食物偏好情况。根据食物偏好,将参与者分为三类:①注重健康:更喜欢水果和蔬菜,而不是动物性食物和甜食;②杂食:喜欢大多数食物;③爱吃甜食:更喜欢甜食、奶茶和含糖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