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轮市场加速恢复 今年前10个月国际邮轮靠泊198艘次
上海邮轮市场加速恢复 今年前10个月国际邮轮靠泊198艘次
上海邮轮市场加速恢复,今年前10个月已接待国际邮轮靠泊198艘次,旅客吞吐量达119.1万人次。同时,国产大型邮轮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第二艘国产大邮轮已进入总装搭载的加速期,计划于2026年年底完成交付。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邮轮游艇分会(上海)13日揭牌。图源: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航运和邮轮经济服务专委会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上海港已接待国际邮轮靠泊198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19.1万人次。同时,第二艘国产大邮轮已进入总装搭载的加速期,计划于2026年年底完成交付。
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邮轮船舶修造论坛暨展览会13日起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加快建立中国自主邮轮建造及配套体系,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主题;展会同期举办了全国邮轮(客船)配套产品船级社认证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同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邮轮游艇分会(上海)也在论坛上揭牌。
上海市交通委方面介绍,目前,上海已经实现邮轮研发建造、邮轮运营、港口服务全产业链覆盖,邮轮旅客吞吐量排名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邮轮经济产业链长、带动性强。近年来,上海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立足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区位、资源等发展优势,不断优化邮轮全产业链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级,构建上海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邮轮建造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文件支持邮轮自主设计建造及配套产业链发展,中国邮轮船舶建造业已经成为全球邮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以自主研发为基础,以供应链建设为重点,推动建设世界级邮轮设计制造总装基地的“蓝图”呼之欲出。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孙建平介绍,上海市制订了《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邮轮经济打造成“上海亮点”,形成“总部港”+“枢纽港”+“制造港”的上海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本届论坛的举办对推动上海邮轮“制造港”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
上海市交通委方面表示,当前全球邮轮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把握国际邮轮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做大做强邮轮产业链,做好中外资邮轮在沪运营的相关保障和服务工作,完善邮轮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推进上海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国上海国际邮轮船舶修造论坛暨展览会迄今已成功举办6届,是亚洲唯一专业邮轮(客船)建造展览会,为业界人士搭建一个面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威交流合作平台,对加快形成上海邮轮制造和配套产业体系,推动中国邮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