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k.crntt.com/doc/6_30_107039509_1_0215132206.html


根据紫金陈侦探推理小说改编的网剧《沉默的真相》剧照(图源:光明日报)

中评社北京2月15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侦探推理小说、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可以说是纸质图书时代最重要的几种通俗文学类型。而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之后,言情小说除了原本的都市、校园等传统题材之外,还衍生出重生、穿越等一系列细分类型;武侠小说则"升级"为修真、仙侠、玄幻等更加丰富的文学想象;相比之下,侦探推理小说似乎显得有些没落,其不仅远不能和修仙、言情等网络小说大类相比肩,甚至一度成了网络文学中的"失踪者"。比如以"起点中文网"为例,目前网站中小说分类设计为"男生—悬疑—侦探推理"三个层级,"侦探推理"没有在第二层出现。即使读者进入"悬疑"的第二层或者"侦探推理"的第三层目录,排在"人气榜"最前列的作品也大多是强调营造惊悚的氛围,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侦探推理小说。

传统侦探推理小说在"触网"之后所表现出的"水土不服"现象,正如青年学者江秀廷在《中国网络侦探小说的写作困境与出路》一文中所指出的,其中存在着"起点模式"与侦探推理小说类型的不兼容问题。具体而言,2003年"起点中文网"建立了"VIP付费阅读制度",为网络文学走向市场化和商业化探索了一种成功的模式。这种"起点模式"背后隐藏的网络文学"爽文"阅读机制,促使产生了无限延宕的超长篇文本形式。而这一文本形式与传统侦探推理小说自身要求的线索铺设、逻辑严密等类型特征,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矛盾性。

说"起点模式"与侦探推理小说类型不兼容,并不等于说网络文学时代就没有重要的侦探推理类作品产生。相反,21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批成功走向类型化与市场化的侦探推理小说,恰恰是产生于互联网。2001年4月,"天涯论坛"上的"莲蓬鬼话"副版,既是整个天涯论坛中最著名的板块,同时也是21世纪之初中国网络悬疑小说的发源地。比如从天下霸唱的《鬼吹灯》(2006年)到老家阁楼、庄秦等悬疑恐怖小说家的作品,最初都是从"莲蓬鬼话"版块起家。而同一时期能够和这些悬疑恐怖小说在"天涯论坛·莲蓬鬼话"上一较高下的,就是以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周浩辉的"死亡通知单"系列、秦明的"法医秦明"系列和紫金陈的"高智商犯罪"系列为代表的"初代网络侦探推理小说"。这些小说不仅以悬疑的情节和精彩的推理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小说中的方木、罗飞、秦明等侦探角色也都成为流传度颇高的文学人物形象。而这些侦探推理小说的形式,或者为"短篇连作"(比如"法医秦明"系列),或者为字数在10万至20万字的"小长篇"作品(比如"心理罪"系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些"初代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是将传统纸媒时代的侦探推理小说作品"贴"到网上,并借助论坛、贴吧等早期互联网媒介的便利而迅速找到了自己的读者群体。

当这批"初代网络侦探推理小说"作家及其系列作品成名之后,绝大多数很快就选择回归到传统纸媒出版的发展道路之中,而非在网上继续创作。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论坛、贴吧并没有能够产生明晰且稳定的类型小说营利模式,同时涉及小说版权保护的难题。而回到实体书出版模式的侦探推理小说,借助此前在网络上聚拢的读者人气,加之传统图书市场相对更加完善的著作权保护机制,以及刑侦推理剧等影视改编而获得了更大范围传播。比如网剧《心理罪》《法医秦明》《暗黑者》《余罪》《无证之罪》等,大多是根据这些"初代网络侦探推理小说"改编而成,并构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网络刑侦推理剧的第一波拍摄与收视热潮。

本文原文来自中评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