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诈骗、赖账!租机灰色产业链到底有多荒诞?
套现、诈骗、赖账!租机灰色产业链到底有多荒诞?
一部官方售价8000的苹果手机,要你花一万块来租,你会愿意吗?
听到这个问题,各位第一个反应大概是,冷叔你是不是吃错药了?
要知道,现在淘宝京东拼多多都在天天卷补贴,iPhone 就是按原价在官网上买咱都嫌贵,怎么可能会有冤大头还花溢来租的?
甚至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不考虑价格,手机又不像自行车、汽车,它们出租还是即租即用,图一个简单方便。手机一天24小时都揣兜里,是要随时使用的,不去买反而用租的,那得多别扭?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的事情,却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野蛮生长,形成了一条从商家到中介,从诈骗犯到失信人员的灰色产业链。
整个链条上,除了部分受骗上当的人以外,可以说是“全员恶人”,各方势力都将那种对金钱财富的贪婪,对法律道德的漠视,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年底,上观新闻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案例,一位张先生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某平台的手机租赁服务,许多高端品牌在它的宣传界面中都显得异常便宜。
像全新的128G内存的iPhone14ProMax,月租金只要591块,而且客服还告诉张先生,手机是“租满即送”。
那么我们简单计算,可以得出一年总租金为7092,那相比首发价格的8999,还足足便宜了近2000块。
所以张先生没有犹豫,马上就下了单,还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是捡了个大便宜。
结果没想到,一年租约期满,商家却告诉张先生,想要拿下手机,要么再租一年,要么另外付一笔的“买断费”。
这个时候张先生才发现,自己原来一开始就被误导了。
所谓“租满即送”原来是要租两年,而现在不管是续租还是买断,都得再多花七千块,这已经相当于这款手机在当时的价格。
那对张先生来说,你交钱吧,等于花了两倍价格买了一部老手机,你不交钱吧,又等于是花了一部的钱只租了一年,横竖都成了冤大头。
更惨的是,张先生还没法找地说理。
因为这一切本来就在租赁合同里注明了,只是他最开始没仔细看就点下了同意,所以商家的态度也很坚决,根本不愿协商,愿意交钱就交钱,不想交就还手机,反正张先生这棵韭菜他们是割定了。
实际上,跟张先生有类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数,打开任何一个租机APP或网页,我们都很容易在首页上看到,像“日租金十元”“首月1块”“租完即送”的宣传口号。
而拿出来出租的,绝大部分也是像苹果新款这样的高档货,并且许多都特别标注了,是全新未拆封。
这就很容易给人产生一种错觉,“手机租赁”其实就是一种更具优惠的,分期付款服务。
然而,当我们真的去下单,打开合约就会发现,所谓的优惠其实都暗藏陷阱,租机的花费要远远超过直接购买。
《消费者报道》就对5家租机平台和苹果官网进行过比较。
发现同样一款手机,租机都要贵上一到两千元,比如iPhone 14官方售价为5999元,租金却在6900以上,pro版官网7999元,租金却要10000万多。
而如果把这个价格换算成利率更是惊人,即便是最低的也达到了27.5%,而最高的甚至能超过50%。
就这个利率水平,咱们说它是高利贷一点也不为过,远远超过民间借贷法律规定的上限。
那么,这样一个吓死人的利率,到底是什么人还会愿意去搞租机呢?
首先一部分就是像张先生这样的,粗心大意、盲目听信客服诱导上了当的,另外一大部分就是那些爱慕虚荣却又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了。
这些学生可能要赶时髦买苹果,但家长不同意掏出大几千甚至上万块去买个手机,他自己又通过不了网购分期的审核,那么就很容易去选择这种审查门槛很低的租机服务。
大家都知道,学生不养家,对钱的大小往往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很容易被租机广告宣传的“优惠”带到沟里。而且有的同学还年年要换最新款,根本不去算这每一年的租金,其实都比原价贵了三成以上。
不过呢,有一句经典老话大家也都听过,叫做“你盯着别人的利息,别人盯着你的本金”。
搞租机的商家想靠高租金大割韭菜的同时,也被另外一伙人盯上,这就是租机产业里一种神奇变体“撸机”。
撸机本质上来讲,也是撸口子的一种,是最近几年网贷老哥们开发的新套路。
这些老哥有的是赌博成瘾,有的是经营失败,虽然人生经历各有不同,但共同特点就是债多不愁,彻底摆烂,人生座右铭就是“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要还?”
所以只要能搞到钱,什么P2P,网络贷他们都敢“借”,反正借完了压根也不打算还。
不少老哥就这样盯上了租机平台,因为苹果手机就跟比特币一样,是地下经济的硬通货。别的安卓新机倒卖可能要打7折,但苹果就只用打8.5折,那么租一台苹果,再转手出售,立马就能套现五六千。
至于那30%到50%的利率,对老哥们来说,也是小儿科,毕竟1500%的“714高炮”都敢撸了,哪在乎你这点蚊子腿?
有老哥敢撸机卖,那自然就得有中介敢出钱收,在租机业务上,很快就诞生了另外一条寄生灰产。
在许多平台上,只要搜索“租机套现”等关键词,各种中介广告就层出不穷,甚至对撸机套路不熟的人,中介还能提供手把手地指导。
还有一些极其大胆的中介,甚至会让租机人直接把收货地址就填在他们那。
有租机商家就发现,几十个不同客户的地址都落到了某家数码城的同一个商铺,显然这些手机到那里,就会直接再转手销售给一般客户。
但这种套现模式,有两个问题。
首先,虽然租机人靠中介套了现,但是这价格相比原价一是打了折扣,二是后期还款还是得他们承担。
蓝鲸财经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市价9899的iPhone14 ProMAX,变现只能拿到6800,而它租金成本是13000多,如果把它当做是借款,年利率直接突破天际。
那有人会说了,撸机老哥反正债多了不愁,你利率再高,就是不还又怎么样?
这就面临第二个问题了,在一开始的租赁合同中,肯定是明确注明了手机不能转让的,它的所有权一直属于商家。那租机人这么撸口子,其实就构成了“非法占有”,在刑法里头是跟偷窃、诈骗、抢劫属于一个性质的侵犯财产罪,相比民事的欠钱纠纷性质已经完全变了,是真要判刑坐牢的。
而近年来,撸机党因为租机套现被逮捕并被定性为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许多老哥都是事到临头才发现,原来撸这道口子,跟以前撸小贷并不一样。
撸机党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而坐牢,自然是可恨又可笑,但话又说回来,在这个生态里,许多商户和牵线搭桥的中介,也绝对不能被当做是无辜受害者。
因为正是他们在共同刺激着租机套现灰产的发展壮大,并且还不断忽悠新人进来。
每日经济新闻就报道了好几条这样的案例,有一名杨女士在中介的安排下,租借了三部手机,一共套现6000元,但每一部的实际还款成本居然高达7000元,相当于借贷年利率达到了250%,如果后面要买断手机甚至还要再多付9000多块。
本息比高到这种地步,杨女士在情感上是很难再还得下去,但是因为房产被一家平台冻结,最后还是只能乖乖掏钱。
杨女士有房产,在这套灰产里还算得上是优质客户,而对那些纯摆烂的老哥,这些路子极野中介一样能想办法绕过审查。
比如有一种“线下包过”的模式,你直接去线下找中介,交上几百块钱,人家就能帮你从头到尾做一套假材料。
而这样套现的老哥,后面九成九都会赖平台的账,中介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但一点也不在乎,因为只要手机能租出来给中介卖掉,人家就有得赚。
更可怕的是,据业内人士曝光,不少租机的商家本身就跟中介是一伙的,不少人在以前干的正是P2P小贷,只是因为这几年对网络金融的监管收紧,他们才改头换面,用了一个租机的幌子,继续放贷。
这货人有的甚至连手机都不用,直接发一个空包就绕开了监管。
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租机业务的审核会形同虚设,啥材料都不看就敢往外借手机的,其实就是这些人在用高额利息抹平了借款风险。
而且既然拿手机作为标的物,金额就不会太大,就算有个别老哥赖账,损失也完全可以接受,所以这一套灰色产业,本质上就是网络高利贷,走得还是以前套路贷的路子。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租机产业从根本上来讲就不是一门好生意。
因为数码产品每年都在更新换代,客户又不可能去租用几年前的老产品,所以要能运营下去,商家的运营成本就极高,也必然会把租金提高到了一个极不合理的位置。
在这个背景下,还愿意来租机,要么就是搞不清楚状况,要么就是奔着套现来的各种老哥。
而从许多报道上来看,这样的撸机人数还不在少数,一整套的撸机灰产也由此诞生。
在这里面,参与者个个都是在法律的红线上疯狂试探,用道德的下限来相互博弈,所以这就有咱们视频一开头讲的“全员恶人”,即便这个过程里,有的人赔钱,有的人坐牢,但没有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辜者。
你对租机是怎么看的呢?该不该对这个行业采取措施呢?欢迎在评论区里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