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肥胖防控”重点号(下):中国肥胖管理之运动、饮食、药物、手术治疗应用现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肥胖防控”重点号(下):中国肥胖管理之运动、饮食、药物、手术治疗应用现状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7298022_121124549

编者按:上两期文章重点讲述了中国及全球肥胖流行趋势持续上升,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健康治理的一部分。采取有效措施减缓和遏制肥胖及相关慢性病上升已成为当务之急,包括帮助肥胖患者减重。

“肥胖防控”重点号中有5篇论文探讨了肥胖症的管理专家共识及干预方法。包括《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中国肥胖症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效果分析》、《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效应研究》、《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对超重肥胖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和《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研究的全球趋势》。以下简要介绍目前的减重方案,包括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代谢手术等减重手段的应用现状。

一、《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

运动是减重并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图1)。探索有效、安全、可持续和可推广的运动减重方案,是运动干预肥胖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指南,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与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联合其他合作机构,牵头邀请34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体育学等领域的专家,经过多轮研究和会商,就运动减重议题达成《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本《共识》共包括5章,分别对现有运动减重方案及效果(表1)、运动减重方案的制定原则与方法、不同年龄或状态超重肥胖人群减重推荐运动量(表2)、身体活动与运动的测量和评估(表3)、运动减重目标和策略(图2)、运动减重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二、中国肥胖症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减重药物取得显著进展且减重效果良好,不仅帮助控制体重,而且能预防肥胖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减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国内获批减重适应症的药物较少,而社会对减重药物的需求却日益增大。

该文章通过阐述中国肥胖症治疗现状,总结及分析肥胖症药物治疗的启动时机、治疗目标、药物类型等(详见表4),希望可以为肥胖症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支持和促进我国肥胖临床治疗实践的规范化发展,让更多超重肥胖症患者获益。

三、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效应研究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运动+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和血糖控制的作用。研究检索了中国知网、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文章。共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共1241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其中干预组729例,对照组512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治疗组,运动+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肥胖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腰围、HbA1c及空腹血糖(图3,图4),且对HbA1c>7%患者的BMI和血糖改善效果更好。推荐运动+饮食干预至少3~6个月,可以更好地改善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体质量和血糖指标。

四、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对超重肥胖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对超重肥胖患者减重效果、糖脂代谢变化等的影响因素。研究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接受LCD干预的超重肥胖患者192例,采用生化分析仪和生物电阻抗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糖脂代谢生化指标和体脂分布等情况,比较LCD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水平变化及不同LCD干预1~3个月对体脂分布等人体成分指标影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减重效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LCD干预能有效促进超重肥胖患者体质量下降,并改善其糖脂代谢指标。接受LCD干预的超重肥胖患者体质量、BMI、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和肌肉组织量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时间越长,上述指标下降越明显(P<0.05)。超重肥胖患者LCD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尿酸明显下降(P<0.05)。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规律饮食、减重时长和静息代谢率是影响减重效果的主要因素(表5)。

五、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研究的全球趋势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肥胖与代谢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分析了Roux-en-Y胃旁路(RYGB)术研究方向与热点。研究者检索了2012~2021年Web of Science发表的RYGB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RYGB增长趋势、全球出版物的贡献、机构、作者和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纳入4 219篇文献,2012~2021年RYGB出版物数量稳步增加(R2=0.9599)。发表RYGB相关研究最多的期刊是Obesity Surgery(表6)。在肥胖外科中发表的关于RYGB主题的论文主要来自于美国。最高共引分析显示,RYGB用于治疗肥胖性T2DM是研究主题,且T2DM与减重密切相关(图5)。被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主题集中在并发症、死亡率、修复手术和体重反弹(图6)。在对包含体重反弹这一主题进行分析显示,研究人员更关注“病态肥胖”。

通过该Meta分析,研究者证明了T2DM、修正手术、体重反弹、并发症是减重代谢研究的关键话题,未来研究人员应致力于探索RYGB的机制、优缺点及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

六、写在最后

2024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将开展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包括促进公众了解自身体重变化,主动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和锻炼,由专业人士给予技术帮助和指导,社区单位广泛参与等。2024年4月是第36个爱国卫生月,其主题为“健康城镇,健康体重”。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肥胖和慢性病防控工作。但是,迫切需要加大现有措施和行动方案的力度,控制其快速增长的趋势。值此之际,《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与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王友发教授团队策划组织“肥胖防控”重点号10篇论文,分别从全球和中国视角以及流行病学、疾病负担、防控与治疗等不同角度聚焦肥胖相关的重要问题,报告了相关的新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这对未来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