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7首李清照宋词,首首销魂动人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7首李清照宋词,首首销魂动人
李清照,这位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沉的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词作,前期以爱情词为主,缠绵悱恻;后期则多写国仇家恨,具有很高的现实主义精神价值。本文精选李清照的7首代表作,深入解析其"断肠"与"销魂"的主题,展现这位杰出词人的艺术魅力。
李清照的词,无论是令词还是慢词,都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她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能够炼字、炼句、炼格,形成了一种清俊旷逸的风格,其中又常常蕴含着故国黍离之悲。在她的笔下,"断肠"与"销魂"的主题通过凄婉绵丽的语言得到了升华,尤其是她的《醉花阴》词,更是将这一主题表现得最为蕴藉、哀婉、凄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堪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范之作。虽然字面上没有直接点明离别的痛苦与相思的煎熬,但每一个字符背后都潜藏着无尽的哀愁。九月九日,本应是天高云淡、秋意盎然的日子,但在独居者的眼中却被一层层"薄雾浓云"所笼罩。香炉中的轻烟袅袅升起,映衬出周遭环境的一片灰暗色调。在这寂静的夜晚,她独自躺在冰凉的玉枕纱帐之中,夜半时分的寒气悄然渗透肌肤,使得那原本漫长的白昼更显难熬。而当黑夜降临,那种"断肠"与"销魂"的情感更是被无限放大,如同潮水般淹没心间,让人难以承受。
画面转至庭院中的菊花丛,一位饱受离别折磨的少妇独立其中,她身上的衣物在萧瑟的西风中轻轻飘动,恰似她此刻摇曳不定的心绪。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菊花,也似乎感知到了主人的忧郁,它们在秋风中瑟瑟开放,花瓣零落一地,显得格外凄美。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瘦"这一字眼来形容花,新颖独特,寓意深远。这是因为词人对花儿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当她目睹西风掀起帘幕的同时,也想象到那股寒风正吹拂着脆弱的菊花,使其在季节的变迁中日渐憔悴。而这种对花的怜悯,恰恰折射出词人自身的自怜——她自觉自己比那黄花更为消瘦,这份消瘦并非源自外在,而是源于内心深处那份无法排解的离别之痛。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流传至今、作者及创作年代均未详实记载的《南歌子》,从其饱含深沉的家国之痛以及个人命运的苍凉描绘来看,推测应是作者在历经战乱、流离失所至江南之地后,内心情感激荡之下所创作的一曲悲歌。
夜色如墨,浩渺的银河仿佛就在近前盘旋流转,璀璨星辰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间悠然游走,它们的光芒虽照亮了天际,却无法穿透尘世间的厚重帷幕。在这静谧的人世间,一帘幽梦低垂,映衬出深深的孤寂与哀愁。我独卧枕席之间,无声的泪滴悄然滑落,浸湿了漫漫长夜,犹如泉水渗入大地,悄无声息却又无法遏制。
每晚,我都身着素衣入眠,清晨醒来,习惯性地披上那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罗衣,上面精美的图案——青翠欲滴的莲蓬与金黄饱满的荷叶交相辉映,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美好与繁华。每逢秋风萧瑟,寒意渐浓之际,我便会紧紧裹住这件充满回忆的衣裳,试图寻找一丝温暖与慰藉。然而,此刻的心境却早已不同于往昔,那份曾经的宁静与惬意已被无尽的哀愁所替代。这哀愁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利刃,深深刺入我的心灵深处,使我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
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我独自面对时光的无情流逝,它不仅带走了我曾经的青春年华,更在我心上刻下了难以愈合的哀伤印记。泪水又一次盈满眼眶,我选择闭上双眼,让那悲伤的旋律在心海中自由回响,任由它撞击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此刻,我深深体悟到人生的变幻无常与无可逃脱的孤独感,这份体验犹如一首无言的诗,镌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永恒的记忆。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诗词创作于李清照与她的挚爱赵明诚无奈分离之后,彼时的他们身处异地,饱受离别的煎熬,词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深深地浸润着李清照对丈夫无尽的眷恋与不舍,堪称一首精妙绝伦、情感真挚的别情词篇。
荷塘里的花瓣已然凋零,那曾浓郁醉人的芬芳也随风消散,只留下那片如玉般冷滑的竹席,在深秋的寒气中透出阵阵砭骨的冰凉。夜幕降临,我轻柔地褪去身上的罗绸外衣,独立床榻,周遭唯有静谧的夜色与皎洁的月光相伴。仰望那悠远的天际,云卷云舒之间,我期盼着能有一封承载着浓浓思念的锦书翩然而至。
此刻,正值大雁排列成人字形,井然有序地向南方迁徙,而我却在这寂寥的月色下,孤身一人,任由无尽的思念如潮水般涌动不息。月华如练,倾泻在西畔孤立的亭楼上,将那飘零的花瓣、流淌的溪水映照得格外清晰,仿佛它们也在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离别的哀婉与惆怅。这无处安放的相思之情,这难以割舍的离愁之感,刚刚才从我微微紧锁的眉头淡去,却又悄然萦绕在心间,犹如一把无形的枷锁,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带来一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一种言语无法描绘的苦楚。
在这漫长的寂静之夜,我独自陷入深深的沉思,过往的记忆如同一部古老的默片,在脑海里反复播放。每一个定格的画面都生动再现了你的笑容,每一幅流动的场景都映射出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然而,如今你已不在身边,我只能借助无尽的思念,去追寻和回味那段珍贵无比的岁月。这份沉重的哀愁,宛如断肠之痛,紧紧束缚着我,使我无法挣脱,只能在无尽的怀念中寻觅一丝慰藉。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那个铜炉,带着狻猊提钮,早已失去了熏香的温度。红色的锦被在床头凌乱地堆叠,如同我心中起伏的波浪。我无力去整理,只想在这寂静中独自沉沦。早晨醒来,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连梳理头发的冲动都被抑制。华贵的梳妆匣被灰尘覆盖,朝阳的阳光无心地洒在帘钩上。
我害怕想起离别的痛苦,那些未说出口的话语在心中回荡。想要倾诉,却无法开口。我渐渐消瘦,不是因为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来临。我无力抗拒,只能接受这离别的现实。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我心上的人即将远去,留下我独自守在空荡的楼中。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我在凝眸远眺的时候,感受到从今而后,又增添了一段新的思念。那是一种日日盼归的愁绪,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蝶恋花 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词作当写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时赵明诚为莱州守,李清照从青州赴莱州途中宿昌乐县驿馆时寄给其家乡姊妹的。它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感受,表达她希望姐妹寄书东莱、互相联系的深厚感情。
与姐妹们分别的时候,泪水如河流般涌出,打湿了我们的衣衫,润湿了我们的脸颊。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送别的歌曲《阳关曲》,即使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们的离别之情。现在,我身在他乡,远离故乡莱州,山水相隔,路途遥远。在这个旅途中的馆驿,秋雨纷纷,我不禁感到无比的凄凉和孤独。
离情别绪让我心烦意乱,思绪如麻,我甚至不知道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的酒是如何被我一饮而尽的。那杯酒是深是浅,我都完全不知道了。我只知道,我最后嘱咐姐妹们,希望她们能够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安慰我思念的心。莱州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我们仍然可以相互联系。
纵然彼此分别在天涯海角,相隔千里万里。我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她们,希望她们能够过得快乐幸福。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在暮春的尾声,那满溢的寂寞如同涨潮时的海水,无声无息却又势不可挡地漫过我深闺的心扉。尽管我内心的温婉情愫仅能丈量一寸之地,却要承载起如千回百转、纷繁复杂的愁绪之网。我越是小心翼翼地捧住这即将消逝的春天,试图挽留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香,它却仿佛被无形的手掌推动,匆匆而过,犹如指尖下的流水,无法握紧,只能任其流淌而去。
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如同一支哀怨的曲调,不断地敲击着心头,催促着枝头上的花瓣无奈飘零,也似乎在提醒着我,春天正迈着不舍的步伐渐行渐远。在这寂寞而又惆怅的季节交替之际,我倚遍了庭院中每一处刻满相思印记的阑干,试图从那熟悉的一砖一瓦中寻找一丝慰藉。纵然春天以它的千娇百媚、生机盎然向我展示着世界的美好,我却因那份深深的期盼与失落交织的情感,始终难以提振心中的欢喜。
我轻启朱唇,向着空荡荡的院落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良人呵,你在何方?是否也在同一片天空下,感受着这份春去春又来的离愁别绪?”然而,回应我的只有那一片无垠的视野,那里铺展着一条通往未知远方的小径,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衰草,它们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良人的足迹和归期未定的故事。这一幕凄美的画卷,无疑加深了我内心无尽的悲伤与对良人深切的思念。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心中空荡无主,感觉冷冷清清,好凄凉,悲伤不已,满心都是伤痛。一会儿觉得温暖,一会儿又觉得冷,身体怎么能得到休养?就是这样的天气最难入睡了。
喝了几杯淡酒,却无法抵挡傍晚时分来的冷风,风势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经飞过去了,伤心的是那些大雁还是我旧日的相识。只是我已认不出当年熟悉的同乡了。
菊花已经枯黄,一片凋零,我感到忧伤憔悴,没有心情去欣赏花、珍惜花。现在花儿即将凋谢,还有谁能来采摘呢?
守在窗前等待天黑,却无法消解心中的郁闷。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雨声还是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得够?
这些词作展现了李清照词作中"断肠"与"销魂"的主题,以及她在词中运用的白描、口语等手法。她的词作,无论是前期的爱情词,还是后期的家国之恨,都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