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只恐花飞老,且将诗酒对清欢。七绝4首文笔清丽,写岁末春情
春归只恐花飞老,且将诗酒对清欢。七绝4首文笔清丽,写岁末春情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花开花落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日画卷。本文精选四首七绝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岁末春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春日情怀。
七绝·雨后晨起
闻道溪斋更枕琴,小窗风度御寒音。
祇今怀抱向谁说,怅望江南烟水心。
首句“闻道溪斋更枕琴”,“闻道”二字引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仿佛诗人能听到溪边书斋中传来的琴声,这里的“更枕琴”既形容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音乐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琴音与溪斋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次句“小窗风度御寒音”,“小窗风度”描绘了微风轻拂小窗的情景,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御寒音”则巧妙地表达了风虽带寒意,但在诗人心中却似有一种温暖的力量,能够抵御外界的寒冷。这一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舒适,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
第三句“祇今怀抱向谁说”,“祇今”强调了当前的时间节点,诗人似乎有许多感慨和思绪想要倾诉,但“向谁说”却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这里的“怀抱”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理想与情感,他渴望有人能理解他、倾听他,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孤独和失落。
末句“怅望江南烟水心”,“怅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期盼,“江南烟水”则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既美丽又朦胧。这里的“心”既指诗人的内心,也象征着他对远方的向往和思念。整句诗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惆怅与对江南美景的眷恋融为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绝·腊日
年来节物易惊嗟,腊日风清粥味嘉。
暮鼓晨钟催岁尽,梅香暗度小窗花。
首句“年来节物易惊嗟”,“年来”指的是一年又一年,时间匆匆流逝;“节物”则指的是节日中的物品或景象,如腊八粥、祭祀用品等。诗人用“易惊嗟”三字,表达了对节日景象变化之快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留恋。
次句“腊日风清粥味嘉”,“腊日”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即腊八节;“风清”则描绘了节日当天清风徐来的宜人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粥味嘉”则是对腊八粥美味的赞美,腊八粥作为腊八节的传统食品,不仅味道醇厚,更寓意着团圆与幸福。
第三句“暮鼓晨钟催岁尽”,“暮鼓晨钟”是佛教中用来报时的法器,这里借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诗人用“催岁尽”三字,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如流水般匆匆逝去,岁月无情地催促着人们走向新的一年。这一句既写出了时间的紧迫性,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慨。
末句“梅香暗度小窗花”,“梅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其香气清幽而淡雅;“暗度”则形容香气悄悄地弥漫开来,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感觉。“小窗花”则是指贴在窗户上的剪纸或窗花,是节日中常见的装饰物。这一句以景结情,将梅花的香气与窗花的美丽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节日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即使岁月匆匆流逝,但美好的事物依然会在不经意间悄然出现,给人们带来惊喜与希望。
七绝·见岁末腊梅有怀
岁残忽见一枝春,冰雪精神意态真。
玉骨自怜香细碎,故应先作陇头人。
首句“岁残忽见一枝春”,“岁残”指的是岁末年末,时间即将迈入新的一年;“忽见一枝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忽然发现一枝绽放的腊梅,仿佛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抹春色。这里的“春”不仅指季节上的春天,更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次句“冰雪精神意态真”,“冰雪精神”是对腊梅高洁品格的赞美,腊梅在冰雪中傲然绽放,不畏严寒,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意态真”则强调了腊梅这种精神的真实与纯粹,没有丝毫的造作与虚假。
第三句“玉骨自怜香细碎”,“玉骨”形容腊梅的枝条如同美玉般洁白无瑕,同时也暗含了腊梅坚韧不屈的品格。“自怜香细碎”则表达了腊梅在寒风中独自绽放,其香气虽细碎却沁人心脾,令人怜爱。这里的“自怜”并非自怨自艾,而是腊梅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一种表现。
末句“故应先作陇头人”,“故应”表示理所当然,“陇头人”则是指边疆的守边将士。诗人在这里用“陇头人”来比喻腊梅,是因为腊梅在严寒中坚守岗位,如同边疆的守边将士一样,不畏艰难困苦,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同时,“先作”二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腊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和敬仰,认为腊梅应该成为人们的楷模和榜样。
七绝·只恐花飞
春归只恐花飞老,蝶舞还惊梦易残。
莫叹流光催物换,且将诗酒对清欢。
首句“春归只恐花飞老”,“春归”指的是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只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担忧与不安。“花飞老”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花朵的凋零与衰老,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诗人以花喻人,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美好难留的深深忧虑。
次句“蝶舞还惊梦易残”,“蝶舞”是春天里常见的景象,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惊”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震惊与不安。“梦易残”则暗示着美好的梦境容易破碎,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短暂而脆弱。这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美好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莫叹流光催物换”,“莫叹”是诗人的劝诫与自我安慰,“流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催物换”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万物的更迭。诗人告诫自己不要沉溺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中,要勇敢面对现实,接受时间的洗礼和万物的变化。
末句“且将诗酒对清欢”,“且将”表示暂且如此,“诗酒”是诗人抒发情感、排解忧愁的方式,“对清欢”则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满足的态度。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现实时,选择以诗酒为伴,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