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中英教授与易学 | 缅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中英教授与易学 | 缅怀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5/06/90557_1127894219.shtml

2024年7月2日上午11时28分,著名哲学家成中英先生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Kaiser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九岁。作为一位在易学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学者,成中英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将永远被铭记。

成中英(1935年11月8日—2024年7月2日),男,祖籍湖北阳新,生于江苏南京,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家,管理哲学家。成中英教授先后参与创办哲学期刊、易学刊物(《中华易学》集刊顾问)多本,并倡导成立国际性学术组织“国际易经学会”(1985)等。

其易学著作包括:《易学本体论》《易经管理哲学》《周易策略与经营管理》等。他刊发的近百篇学术论文中,有不少关于易学的,如“朱子与豚之家人辩证与考析”(《中国文化复兴月刊》)、“《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中国哲学》第十四辑)、“'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周易研究》)、“《易经》的方法思维”(《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论易哲学与文化圈”(《周易研究》)、“易经讲座 ——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年刊》)等,这些论文对探究易本原及周易哲学思想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成中英教授专注于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研究。正如成中英教授在《国学学刊》访谈中所述:“中国哲学的原始点、源头活水,这两个命题是我一直强调的。《易经》给了我们一个本体化的宇宙论,亦即从本到体的过程,所谓本立而道生。”有关本体化的宇宙论,他著有《易学本体论》一书,此书经商务印书馆增订印刷,再度引起了哲学、易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中华读书报记者陈菁霞就《易学本体论》一书视频连线专访了成中英教授,并撰成“成中英:易学的发展是中国哲学的开始”一文,该文就《周易》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头活水这一话题展开了论述。“成教授在专访再次表示,易学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研究哲学,要源源不断地汲取《易经》的营养。成中英还说:“《易学本体论》的贡献和影响,主要是它能够接受和引进西方的一些观点。这是这个时代极为需要的,因为我们要中西交流,我们希望影响西方,同时让西方了解我们,这是当时我写作这本书最大的目的。”此说也道出他大半生深耕易学园地的目的,本书对研究易学及在国内外推广易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中英并不赞同朱熹“易乃卜筮之书”的说法,他甚至认为这是对《易经》的一种误解。他早期把《易经》看成是一本哲学的书,而且是一本形上学、本体论的哲学的书。在2006年该书初版自序(《我对新易学的思考》)中,成中英阐发了易学本体论的内涵,认为其已包含了体用相需、主客互通、人天合德、知行合一的思维模式的雏形,故而他肯定《周易》(易经)的形成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中英教授对中国哲学思想的阐发基于《周易》,依此开物成务,生生而不息。

另外,成中英也是早期易学大会及论坛的创办者、参与者及见证者。1985年,他在美国檀香山(火奴鲁鲁)创办了国际上第一个跨文化、重哲学的《易经》研究学会,并在其后以该学会名义,在夏威夷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易学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中国、韩国、日本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一百多位学者,围绕《易经》哲学及其在比较研究与社会科学中的诠释角色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1987年山东大学举办的周易学术研究会上,成中英就分享了“《周易》的形成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头活水”这一论题。

这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出席参加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易学会议,同时也支持与协办有关的易学会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中英注意到山东《周易》中心与《周易》学会,河南安阳的《周易》研究学院,北京的国际易学研究院,以及台湾的中华《易经》学会(台北)等都已发展起来,对《易经》的研究及其现代应用发挥了推广与提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成中英得出结论:即中国文化是一个易的文化,并早已形成了一个易的文化圈,涵盖整个中国以及东北亚与东南亚。在此易文化圈中,《易经》一书结合思维、价值与行为为一体,导向了一个极具活力的生活文化方式,也扮演了调和、综合、整合、融合与再生中西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角色。

最近几年,成中英回到夏威夷大学继续教书。业余时间,创办了北京中英书院等公众号,以拍短视频、线上讲座、发表自媒体文章的形式推广并宣传易学文化,关注者不少。可见,他为哲学、易学工作奉献热情,不遗余力。

总之,成中英教授对中国易学哲学与儒家哲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末再道一声:先生千古,沉痛缅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