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也要“上学”?宜春有所“狗德学院” 培养狗狗“社交能力”
狗狗也要“上学”?宜春有所“狗德学院” 培养狗狗“社交能力”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有一所特殊的“狗德学院”——乐宠宠物乐园。在这里,狗狗们不仅要学习基本的服从训练,还要培养社交能力,学会与其他狗狗和人类和谐相处。
年仅6个月的阿拉斯加犬“六六”,居然会叫“妈妈”; 1岁的德国牧羊犬“大麦”,可以乖巧地用嘴提着篮子跟在主人身后; 边境牧羊犬“多多”最爱的游戏就是和自己的“好朋狗”赛跑......
在这里“上学”的狗狗们,每天都要接受“校长”卢勇数个小时的训练,最基础的是“坐下”“等待”“随行”等服从训练指令。城市环境复杂,狗狗需要学会听从主人的指令,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这些基础指令是狗狗适应城市生活的第一步。
除了基础服从训练,“学院”还会因材施教培养狗狗的“社交能力”。通过与其他狗狗以及人类的互动训练,帮助狗狗建立自信,学会一些特殊技能,譬如叫“妈妈”和提篮子,与同类以及人类更愉快地相处。
“校长”卢勇对待狗狗们非常耐心,对表现良好的“学员”不停夸赞着“好狗狗”。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狗,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也是因为一条狗。
2015年,卢勇在丰城市做夜宵生意。某天晚上,一只走失的德国牧羊犬来到了夜宵摊边,看它气喘吁吁,大概是渴了,卢勇立马给它倒了一碗水。谁知收摊时,这只狗狗又出现了,并且跟着卢勇不愿离开。卢勇尝试着找到它的主人,但由于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没能成功。最终卢勇决定收养这只狗狗。
自己有了狗,卢勇开始接触并从事起了训狗行业。如今,这只德国牧羊犬已经去了“汪星”,它的孩子“菲宝”成了乐宠宠物乐园的“管家犬”。
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但与此同时,人宠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卢勇说:“想要人宠和谐相处,我们养宠人首先要约束自身行为。出门遛狗要牵绳;狗狗排泄了要及时清理;住在居民楼,就要保证狗狗不大声叫不扰民。还有去公共场合尽量避免带着狗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宠物,大家互相理解,才能减少矛盾。”
约束宠物的行为
是为了让宠物更好地适应
这个人类主导的社会
这既是对身边人的负责
更是对宠物的负责
希望每一位主人都能文明养犬
祝愿“毛孩子”们茁壮成长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拥有幸福“狗生”~
本文原文来自凤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