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普|牡丹药用在根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普|牡丹药用在根皮

引用
东方网
1.
https://j.eastday.com/m/1725155899044845

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不仅以其绝美姿态闻名于世,更是一味珍贵的传统中药。从古至今,牡丹的根皮被广泛用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其药用价值源远流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牡丹根皮的药用历史、功效及现代研究进展。

牡丹花素有“国色天香”的美称,在古今中外都负有盛名,受人推崇。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始于南北朝,唐朝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赞美牡丹的诗词层出不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可见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

特别是后来有了武则天一怒贬牡丹的故事。传说武则天要在寒冬腊月赏花,要求后院的花都要开,但是赏花的那一天,牡丹没有开,武则天一生气,就把牡丹给贬到洛阳去了。哪知道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可是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天,反而开得更盛了,还多了“焦骨牡丹”之称。这个传说让牡丹在富贵中又透露出一丝风骨,更显得其特别。

牡丹的药用价值早于观赏价值。东汉早期的医简中就有记载,可以治疗“血瘀病”,《神农本草经》又著述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牡丹作为常用传统中药,我们利用的是其干燥根皮。牡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散见于各版本草类著述和医药典籍中,又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所以牡丹的药用部位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根皮。

采挖牡丹根部后,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均以皮厚、切面粉白色、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为什么要去除木心呢?

木心是牡丹根部木质化程度高的部位,经研究木心中所测的特征成分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去除木心可以提高牡丹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富集,因此,在牡丹皮的加工过程中去心具有科学性。

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是临床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用于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吐衄;2、温邪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3、血滞经闭痛经,跌扑伤痛;4、痈肿疮毒。

牡丹皮在许多经方中都有身影,如治疗温病热入营血的犀角地黄汤;治疗血热妄行上部出血证的十灰散;治疗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的青蒿鳖甲汤;治疗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的大黄牡丹汤;以及用于活血、化瘀、消癥的桂枝茯苓丸,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

牡丹皮常见的炮制品有生丹皮、炒丹皮与丹皮炭。生丹皮长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或发疹,阴虚发热,无汗骨蒸,肠痈,痈肿疮毒,肝火头痛,闭经痛经,跌扑损伤;炒丹皮寒凉之性减弱,功专活血散瘀,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丹皮炭清热凉血力弱,而止血作用甚佳,常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出血证。

现代药理发现牡丹皮的主要药理成分为丹皮酚,《中国药典》规定丹皮酚含量(C9H10O3)不得少于1.2%。丹皮酚具有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镇静、降压、抑制致病菌、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

所以说万花之王的牡丹不仅长相美丽,更是一位医术高超的仁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