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我与恒生科技指数的三年
指数|我与恒生科技指数的三年
在过去三年里,恒生科技指数经历了大幅波动,从2021年年初的11001.78点下跌至2024年的4403.12点,跌幅达59.98%。然而,在这轮下跌中,该指数曾在2022年10月触底2720.38点后迅速反弹至2023年1月的4800点,涨幅高达76.44%。这种剧烈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机会。本文将分享作者在恒生科技指数波段走势中的交易经验,并探讨如何利用定投策略和AH股溢价指标来优化投资决策。
恒生科技指数的波动特征
从2018年至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的走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2021年年初达到历史高点11001.78点后,一路下跌至2024年的4403.12点,跌幅达59.98%。然而,在这轮下跌中,该指数曾在2022年10月触底2720.38点后迅速反弹至2023年1月的4800点,涨幅高达76.44%。这种剧烈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机会。
恒生科技指数与其他相关指数的对比
恒生科技指数、中概互联ETF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虽然都与互联网科技行业紧密相关,但它们在行业覆盖、成分股范围和权重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
行业覆盖:恒生科技指数的选股范围更宽泛,不仅限于互联网企业,还包括广告、保险、出版、旅游等板块中与科技高度相关的公司,以及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公司;中概互联网指数主要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所有成分股都与互联网上中下游产业相连,包括硬件、软件和各类顾问服务,“互联网” 基因更浓。
成分股范围:恒生科技指数选取的是 30 家最大的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涵盖工业、非必需性消费业、医疗保健业、金融业或资讯科技业等;中概互联网指数通常是指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 指数,它从香港及其他海外交易所选取 50 只中国互联网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包含在香港、美国等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成分股来自恒生综合指数中归类为软件服务业务的成分股,仅限于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部分成分股重合:三只指数存在部分相同的成分股,比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 W 等在其中都有出现。
权重分布:中概互联网指数中,像阿里巴巴、腾讯等龙头股的权重占比较高;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累计占比达 68.94%,美团- 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W 的占比超 8%;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前十大权重累计占比接近 90%,集中度相当高,其中占比超 8% 的个股多达 6 只。
定投策略与卖出时机
定投策略
2022年,作者开始定投中概互联网ETF的主要逻辑就是考虑到中概互联网公司当时的估值比较便宜,而且成长性强,腾讯控股从最高点下来都快打了半折,好公司就应该在下跌的时候去买入,更何况是在定投,有充足的安全边际,中概互联跌的凶,涨的也会很猛。最后发现跌的确实挺猛,快到最低点两天差不多跌了20%,然后一天又涨了20%,真是太刺激了,虽然两年过去了,还是觉得刺激。
2022年6月开始定投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现在看来2022年6月开始定投这两个指数确实是太早了,刚好是高点开始定投,但当时的市场怎么会知道后面会跌这么多呢?作者当时通过中概互联ETF赚了一笔,手头上比较宽裕就开始同时定投这两只基金,结果遇上了丐帮挥之不去的2022年的大幅度下跌,而且像是没有底的那种,而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A股上,上证指数年内第二次跌破3000点。而2023年作者就学聪明了。
对于基金定投中同一只基金A和C的选择而言,A类基金虽然有买入费率而B类没有,但少了销售服务费按持有时间计提,因此打算长期持有选A类型,短期持有选择C类型基金。
在华夏恒生科技ETF基金上每次开始下跌时候都会开始用C定投,当C类基金跌幅较大的时候再考虑增加A类型基金的定投,而减仓时候相反,先止盈C类基金,因为A类基金更适合长持。当然,作者会优先考虑止盈小金额的基金持仓,这样能够减少总的基金个数,方便后面观察和操作,因此在去年10月初,就是在清仓各种小金额的基金持仓,而这部分基金大部分都是在8,9月份开始定投的C类基金。
卖出时机
作者发现每当AH股溢价到达相对低点的时候,就是卖出恒生科技指数的好时候,不论是2023年1月,2024年5月还是2024年10月,都刚好对应了恒生科技指数的高点区域,这当然不是马后排,这样去分析确实可以,但还要结合A股大盘高点的判断,通过AH股溢价去考虑A股H股估值的性价比,进行选择,是需要一定的择时能力的,更多来自对于大盘走势的理解,所以不能完全依靠这一个指数去做止盈的判断。就好像很多技术指标盘后去看都是正确的,但当时怎么知道怎么走,这些指标只是辅助我们去做分析罢了,作者多次通过AH股溢价在AH股之间转换仓位,2022年10月份为什么恒生科技指数能够跑赢A股指数这么多, 因为AH溢价也降低了10多个点。
风险提示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