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装眼镜之定配知识
配装眼镜之定配知识
上期我们说到了验光的知识,从眼健康专业出发,我们认为一副合格的眼镜是由四大部分组成:①精准的验光、②合格的镜片、③适合的镜架、④标准的定配。本次科普文,我们就配装眼镜之定配,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深刻的去理解如何能够选配好一副理想的眼镜。
眼镜定配也叫眼镜加工,代表个人观点认为是整个配装眼镜四部曲里最重要的。目前有装配眼镜国家标准,编号《GB 13511.1-2011》
本期科普的内容不是国家标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百度文献搜索《GB 13511.1-2011》了解下。
基础概念
全框(full rim frame):
是指镜圈全部把镜片包住的镜架。
半框(half rim frame):
是指一半部分用渔网丝拉住固定的镜架。
无框(rimless frame):
是指打孔固定的镜架。
镜架瞳距(FPD):
两镜片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
移心量计算方法
移心量计算方法为:[(镜架上镜片的宽度+中梁的宽度)-瞳距]的二分之一
例如,如果镜片宽度是50,中梁宽度是16,实际瞳距是60,那么移心量就是:【(50+16)-60】/2=3
加工师在装配每副眼镜之前都需要计算。如果得出的移心量是负数,说明实际瞳距比镜架瞳距大。光学中心点需要向颞侧移动,才能做到实际瞳距。
这里注意如果左右瞳距不同,需要按实际左右单眼瞳距加工,特别是高度数或渐近多焦点镜片。
本质上我们的移心量计算办法是:(镜架瞳距-实际瞳距)/2,就是移心量。
但是测量镜架瞳距很麻烦,需要找出左右镜片的几何中心点,再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费时费力不准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就测量右镜片的边缘到左镜片的颞侧边缘=镜架的几何中心的距离(即镜架瞳距)。
需要注意的,本质上需要测的是镜片两者之间的距离关系,虽然镜框决定了镜片两者之间的距离关系,但本质不是测量镜架。比如有些镜架材料很厚,把镜架的材料厚度也测进去就会出现测量失误。
标注瞳高(PH)位置的,就要在瞳高所在的水平线上测量镜架瞳距,而不是测量镜框高1/2所在水平线的镜架瞳距。
如果镜片片形是圆形的,要特别谨慎,大部分的散光轴位偏差都和安装镜片中的角度有关。甚至很多时候,镜片在镜圈里歪了,都没有发现。
新手定配师容易直接装上,又没有及时检测,散光轴位偏了,那就是很糟糕的失误。加工中,如果镜片磨小了,容易转动也是大忌。
加工完结束,一定要养成检测数据的好习惯,这是一个合格的加工师必须要做到的!定配加工是一个对手工能力要求特别高的技能,允许犯错,但必须做到百分百合格才能给顾客。
眼镜加工,只有很透彻地理解,才能注意到细节,才能准确。
基本加工操作步骤
- 确定好产品资料与信息,验光数据,瞳距、瞳高后,加工师只需要按数据加工即可;
- 加工师拿到镜架,镜片,处方单,先确认镜片无误(包括度数,镜片品牌种类等)。
- 以全框为例,拿下镜架的撑片,把镜架放机器上扫描形状(依视路加工机器为例),拆开右眼(眼镜行业永远先右后左)的镜片包装袋,检查镜片是否完美,无瑕疵。在焦度计上点出光学中心点和散光轴位(注意下镜片的实际度数是否和包装标注度数符合)。
- 计算移心量,移动上下(瞳高),左右(瞳距),移动中心点位置,把点好的镜片的中心点和移好的点重合,粘上加工贴,固定好上机器磨。
- 磨好尺寸,形状正好的镜片,做一下倒边处理,松开螺丝(板材架直接按进去),需要的话抛光一下,再放入镜片,拧紧,右眼就算加工完了。
- 左眼也同样操作,加工完成,调整镜架。
- 检测加工数据是否符合标准,不符合重新加工。
拿给顾客试戴,根据顾客的脸型进一步做调整,让顾客稳定、舒适地戴在脸上。
加工注意事项
- 镜片不能被太大力压迫,会产生应力作用,这也是很多眼镜各种数据都没问题但是就是顾客戴着不舒服的原因之一。
- 现在圆形镜架越来越圆,加工师傅在磨完镜片按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准散光轴位,如果检测散光轴位不准,可以试着调准轴位,再拧紧螺丝。镜片太松也会跑轴。这是新手加工师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
加工好的镜片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镜片磨大了,镜片挤压镜架镜圈,镜架很容易损坏,温度降低变脆,摔一下就容易断裂。
镜圈也给镜片施加压力,造成镜片本身的变形,形成应力作用。很多配镜案例中,售后就是找不到原因,最后发现是应力问题。
镜片磨小了,就容易掉出来,引起投诉,不仅换镜片增加成本,顾客满意度也会降低。
在加工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让镜片更多地被镜圈包住,增强眼镜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度,加工师会把镜片故意稍微做大一点(注意,也只是一点点)。然后通过手工把镜片的凸部分往镜片内表面移动,装上镜架后既美观又牢固。
不同框形和特殊镜片的加工
金属全框的加工
很多细节前面已经提到,不同的是金属镜架对于镜片的大小要求很高,镜片大小和形状需要和内圈契合才可以。松开螺丝,装上镜片,再紧上螺丝。螺丝必须完全闭合才算加工好。
新手加工中,出现镜片磨大了,螺丝没有完全闭合,若是强行锁住螺丝,就会造成应力作用,还会带动镜腿发生高低的变化、带动镜片往下压,导致前倾角过大。常见为,加工前镜腿可以水平放置,加工完一只镜腿翘起来了。螺丝没有完全闭合,或是强行闭合,这样加工出来的眼镜绝对不合格。
半框眼镜的加工
半框眼镜对于镜片的大小要求不如金属全框那么高,但是太大太小了也会引起镜腿的高低,镜架整体的变形。
半框眼镜的重点是开槽:
碰到低度近视镜片/正度数镜片做半框的时候,特别是边缘最薄的部分,开槽一定要开在镜片的中间,而且不要开的太深,做到做大限度的不崩边。
在推荐的镜架的时候,低度近视或正度数的情况就应该给推荐全框。如果顾客坚持选择半框,镜片应该选择超韧镜片或者PC镜片。
无框眼镜的加工
无框眼镜的加工难度最大,主要难度在打孔定位上。和全框半框相比,无框还需要确定框形和镜腿的位置,目前已经有数控数码打孔机,专门解决定位问题。眼镜店加工无框眼镜越来越少,此项加工一般由工厂完成,熟能生巧。
渐近多焦点的加工
核心点就是配镜十字对准看远时的瞳孔。
确保瞳距、瞳高的交叉点和配镜十字重叠。
有时候如果按顾客实际瞳高做,有可能会把近用区域磨掉,则需要保证不磨掉近用区域的前提下,小幅度改变瞳高,不要擦掉加工标记,然后在顾客取镜的时候调整鼻托,让瞳孔和配镜十字对准。
部分顾客选择的镜架比较大,瞳孔比较小,内移太多,也有可能磨掉近用区域。这时候没有办法可以适当做大瞳距1毫米。
一般我们做渐近片的内移量不超过3毫米为佳。
在实际加工中,还需要结合顾客的个体情况,比如:
如果顾客看远很多,个子特别高,可以考虑把瞳高做低1毫米。
顾客看近比较多,个子特别低,可以考虑把瞳高做高1毫米。
个别领导或老板走路习惯抬着头,也需要考虑做低瞳高。这个就需要有经验的验光师和加工师的经验了。
加工渐进片的时候,瞳高不建议太高,一般不超过框高1/2上移3毫米为好。如果瞳高太高,镜片的底部就保留住了远离中心点的区域,而这个区域的成像效果比较差。看手机的时候有可能用到镜片的底部看(特别是镜眼距比较大的金属镜架,眼睛很容易扫到底部),产生棱镜效应,视物变形,视疲劳,眩晕等。同时眼睛也基本在居中的位置,外观上比较好看。
如果实际瞳高就有那么高,超过框高1/2处5mm以上甚至到10mm都不够,那就是镜框不适合加工渐进镜片。
说到这里应该发现了,加工师也需要懂验光、懂镜片、懂镜架,才能加工出合格的眼镜。同理,验光师也应该具备基本的加工知识才能替顾客综合考虑,两者结合才能配出合适的眼镜。
保留镜片换个新镜框,可以吗?
一般情况下不可行!
一种情况是可以的。通俗的理解,镜框的作用就是让镜片的光学中心点固定在你瞳孔前的一个物体。眼镜任何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偏移,或歪斜都是不好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两种解决方法:
镜片佩戴已经两年,建议直接换新的,因为镜片的保质期也就两年。达到保质期的镜片或多或少都有磨损,光学性能已经很差,会有损视力健康。
镜片是新的,而且没有一点磨损的情况下,镜片还是可以用的,
最佳的办法是找到配镜的商家,要同款的眼镜框,装上就可以了。这样既不会影响瞳距,也不影响瞳高,也不影响散光轴位!
我们在实际场景中,也经常遇到新买的镜框不小心坏了,需要重新换个镜框但是保留镜片的情况。在这里,我们很负责任的说,除了同款镜框,其他任何办法都行不通。很多时候顾客觉得是商家为了多赚钱,其实根本不是,那些同意了把镜片磨小安装的商家才是真正的为了钱。
原则上说,我们的镜片是根据镜框来确定参数的,不同款式的镜框确定的验配参数是完全不同的。四期科普文下来,相信大家也明白了眼镜的真正核心是专业的技术。篡改参数、不负责任,才是这个行业最大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