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下班才是要了老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下班才是要了老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7393577_121249627

在我们看一些清宫剧的时候,总是会有不少人感叹说:“清朝大臣只是在早上开个会就完事了,之后在家里待着,那可真是太舒服了,哪里像现在天天加班。”然而真相可不是这样,其实他们上班上朝不算累,下了班才是真的累啊,那官员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晨钟暮鼓:清朝官员的忙碌日常

在我国清朝的官场中,官员们的一天可谓是从黑夜开始的。每天凌晨三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甜美的梦乡中时,这些朝廷重臣们就不得不起床梳洗打扮,为即将到来的早朝做准备。

在那个没有闹钟的年代,他们是如何准时起床的?或许是仆人的叫醒服务,或许是多年养成的生物钟,但无论如何,这种作息对身体的损耗是不可估计的。

穿戴整齐后,官员们需要快步走向皇宫,在寒冷的冬日,他们可能要在黑暗中跋涉,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而在炎热的夏季,他们又要顶着闷热的空气,汗流浃背地赶路。但是无论天气如何,五点钟前他们必须准时到达皇宫,参加雷打不动的早朝。

早朝通常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但有特殊情况时,可能会延长到三四个小时。官员们需要站立在大殿中,聆听皇帝的旨意,汇报各自负责的事务。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更让人感到压力的是,他们也需要打卡签到,并且还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官员们需要在卯时(早上5-7点)准时签到,如果迟到或缺席,不仅会受到惩罚,还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前程,而这种严格的制度也让官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的办公地点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清朝后期,有些皇帝喜欢在颐和园处理政务,这对官员们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因此他们不得不更早起床,赶赴位于城郊的颐和园。这段路程不仅遥远,还充满了各种意外的可能,有的官员甚至在赶路途中没有注意不慎跌入河中,这其中的狼狈场景让人哭笑不得。

在早朝结束后,你以为他们要回去睡觉了?其实他们的一天才刚刚开始。在回去之后他们需要立即投入到繁重的公务中,处理皇帝布置的各项任务。

作为朝廷的中坚力量,他们要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同时,他们还要管理下属,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出现纰漏。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无疑给官员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负担。

觥筹交错:官场应酬的无形枷锁

在之后他们好不容易刚刚从繁重的公务中解脱出来,就不得不投入到更加复杂的社交应酬中去。这种应酬文化在清朝官场中极为盛行,一度成为了官员们无法摆脱的日常。

想象一下,一位刚刚完成一天工作的官员,疲惫不堪,正准备躺床上休息,却突然接到同僚的邀请,要参加一个重要的饭局。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不得不强打精神赴约,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饭局,实际上是维系官场关系的重要纽带。

在这些应酬中,官员们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周旋。他们可能要面对上级的刁难,同僚的竞争,下属的请托,甚至是各种商人和地方势力的利益诉求。每一次交谈,每一杯酒,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仕途和未来。这种高度紧张的氛围,让原本应该放松的用餐时间变成了另一个战场。

然而,过度饮酒不仅损害健康,还可能导致失态,给自己的仕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在这种环境下,拒绝喝酒往往被视为不近人情,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

这种频繁的应酬不仅占用了官员们的私人时间,还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无疑会让人感到身心俱疲。

繁文缛节:清朝官场的礼仪之困

除了上面讲到的,繁琐的礼节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也给官员们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这种复杂的礼仪体系不仅体现在公务场合,甚至渗透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象一下,一位官员在街上偶遇一位比自己高一级的长官。按照礼节,他必须立即上前行礼,表示尊敬,如果碰到的是皇亲国戚,那更是要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这种时刻保持警惕的状态,无疑给官员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压力。

同时,对待下级或地位较低的人,官员们又要保持适当的威严,这种微妙的平衡需要极高的社交技巧和丰富的经验。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人认为傲慢无礼或是软弱无能。

在正式场合,礼节更是繁琐到令人眼花缭乱,从见面时的问候方式,到座次的安排,再到用餐时的礼仪,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更让人感到压力的是,这些礼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化,一些细节可能会发生改变,还带知道自己的上级最近讨厌什么,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以免在重要场合出现失误。

他们必须时刻谨言慎行,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违反了某项礼节,给自己的仕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九品十八阶:清朝复杂的官制体系

说完他们上班的情况,相信很多小伙伴会好奇,他们的官职都是怎么分的呢?

在我国清朝,官制体系的复杂程度堪称历朝之最。这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甚至还细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别。每一个官员都被严格地置于这个等级森严的体系之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严格的约束。

清朝的官员等级被划分为"九品十八阶",这听起来就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每一品又分为正、从两个级别,形成了一个极其精细的等级划分。在这个体系中,不在九品以内的官员被称为"未入流",这种称呼本身就带有一种微妙的歧视。

在这个体系的顶端,是那些位高权重的正一品官员,他们中包括太师、太傅、太保等文职京官,以及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等武职京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职能和职责变得越来越明确,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工作压力。

紧随其后的是从一品官员,如少师、少傅、少保等。虽然品级略低,但是他们的职责同样重要,涵盖了行政管理、军事指挥等多个方面。这些官员需要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既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又要管理好下属,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

后来随着官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每一级别的官员都有了更加明确的职责划分。这种精细化的管理虽然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也给官员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精益求精,同时还要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总结

看完之后,清朝官员的生活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艰辛。从清晨的早朝到深夜的应酬,他们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在这个等级森严、礼节繁琐的官场中,他们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公务,还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找生存之道。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然而,这种环境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员们的坚韧和智慧。他们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的官员生活方式,真的是下班比上班还累 。

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参考资料:
《清史稿》
[1]王淑卿.清代官员的任用制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0,(05):13-1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