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吼,也教不出主动学习的孩子?那是因为方法没用对
整天吼,也教不出主动学习的孩子?那是因为方法没用对
如何激发孩子主动学习?这一直是许多家长关注的话题。有研究表明,比起给孩子买多少书、报多少辅导班,孩子更需要的是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的智慧传递。只有孩子自己越来越优秀自信了,他们的内驱力才会被激发,也才能成为那个真正爱上学习、无惧困难的学习健将。
孩子不爱说话时:试试“自己人”效应拉近关系
为什么以前叽叽喳喳、总是分享个不停的孩子,现在变得不爱说话,整个人还一副“不可靠近”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模样呢?这一点让许多家长想不明白。
要知道,他们的孩子,在以前可是特别喜欢找他们聊天的。在学校交了哪些朋友,又或者遇到了哪些新鲜有趣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和他们分享。可自从孩子读初中后就变得话少了,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沟通。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学习上摆烂了。当家长说:“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办”时,孩子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逼到极致时愤怒地说一句:“能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不需要你管。”
这样一番话怼得家长哑口无言,还瞬间气得不行。再后来,有教育专家建议家长,让孩子慢慢打开心扉后,再去讲一些读书能带来的好处与价值。届时,孩子才能在解除心理防线的情况下,重视学习、并认真对待。
孩子拖拉磨蹭时:配合自律打卡表提高效率
被自己的孩子讨厌,那种钻心的疼痛,相信很多为人父母者都难以承受。曾经,有家长表示:“那是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我作为外人去看你的妈妈,她也很爱你呀,只不过是越亲近的人越是爱之深、责之切,给人的感觉也容易变成妈妈对别人好、对自己苛刻。”
事实确实如此,在没有领悟这一点之前,许多家长也时常对自己的孩子暴躁不已。只要有一点事没做好,就会大发雷霆,非要逼着她们做得完美不可。时间一长,孩子的成绩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为了避免被批评,而想起办法作弊、修改分数来自欺欺人。
意识到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后,有家长立马改变策略,通过“儿童自律成长打卡表”鼓励孩子更积极主动地做好每日的份内之事。特别是饭前洗手、睡前洗漱、整理书桌、还有每次打卡阅读,自从有了打卡表的星星榜作为激励后,这些事不用催,孩子都会自觉主动完成,每次还是哼着小歌开心地一蹦一跳参与。
孩子贪玩敷衍时:帮忙建立有效的时间观念
相信吗?没有不贪玩的孩子,只有时间观念促使而成的行为轨迹。有位母亲,之前还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大概也是人到中年,经历得比较多了吧,她把所有心血都用在培养她女儿身上。好在女儿也比较争气,从小到大,虽然不是天才神童般的第一第二,但在学习的主动和积极上一直保持得不错。
可有那么一段时间,她有个好姐妹,每周都会带两个丫头去她家里做客。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再加上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有好几个晚上都已经凌晨一、二点钟了,孩子们的房间还传来嬉戏打闹的声音。等到了第二天,几个娃儿还意犹未尽地说:“我们玩得都听到公鸡打鸣了。”
就那样,仅仅只是两个星期,女儿的成绩就直线下滑,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后,妈妈也很气愤,但想想女儿心里也不好受,她就软下来腾出房间让孩子自己反思。那天晚上,性格要强的女儿也深刻地意识到“玩是玩不够的”,为了短时间快速提高成绩,她给自己做了一张计划表,房间门上还贴着一张警示语:“写作业中,请勿打扰。”每周五放学的第一件事,也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作业,作业不写完不吃饭、也不睡觉,有朋友约她出去玩儿时更是直接拒绝说“我作业还没写完,等写完了才能出去玩”。
而当这位母亲请教方法与经验时,她却告诉她:“读书哪有不吃苦的呀,以前她也贪玩,经常忘记写作业,没办法,我只好跟她约法三章:第一,你可以玩,但前提必须是先完成作业;第二,玩归玩,到了回家的时间就要及时回来;第三,每天晚上21:00是睡觉时间,没有完成的事情自己要学会承担后果,第二天自己去跟老师交差。”
孩子嫉妒心强时:多夸一夸最近进步的地方
之前有位妈妈说:“喜欢嫉妒、爱贬低他人的孩子,从心理层面就是一种自卑行为。”这一点,许多家长可算是深有体会了。有家长说,她的大女儿就是一个嫉妒心特别强的孩子。比较典型的就是听不得“别人的好”,如果家里的谁当她面说了某某人的好,那小醋坛就立马被打翻了。首先是撅着嘴巴,表现出不满,然后就是哄不好的那种记仇心理了。
印象当中比较深刻的一次,有家长带着她一起去广场玩球时刚好看到一群学艺术的孩子们在表演,有跳舞弹琴、唱歌画画、还有吹笛朗诵的,一时间台上的优秀者数不胜数。而家长也只是夸了一句“这些孩子真厉害”,这位家长的女儿就立马甩开家长的手,说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扬长而去。
再后来,每次家长登门拜访,发现小家伙都不太喜欢家长,甚至还有一种隐隐的敌意感。不明所以的家长,跟家长说起这件事时她却见怪不怪地问家长:“肯定是你什么时候当她面夸别人孩子优秀了。”听完这些,家长才恍然大悟,这原来就是听不得夸别人的好。
虽然嫉妒心强是一种心理本能,可太强的嫉妒心始终不是好事,也需要得到及时的根治。这一点,家长虽懂,但也无可奈何,性格倔强的孩子根本就是油盐不进,说什么都不如你夸她一句“你最棒”,最能讨人欢心。直到读初一那年,孩子突然拿回来一张奖状,然后摔在家长的手上说“看,我说吧,我肯定能得奖状的,让你只知道说别人家的孩子好,只知道念叨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你女儿我,也不差的”。
那一刻,家长分明在倔强的小眼神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自卑感。是的,越是嫉妒心强的孩子,心里面渴望被关注认可的需求就越强,他们反抗、甚至不喜欢听别人优秀的话。不想孩子在自卑中逐渐极端、负面消极,那多一些“我家孩子”的口头禅,就会更让孩子有自我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