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坚持不向中国市场低头,退出中国6年,如今后悔了吗?
铃木坚持不向中国市场低头,退出中国6年,如今后悔了吗?
近年来,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显示出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走在街上,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越来越多,成为新的潮流。而此时,已经撤出中国市场的铃木汽车是否会感到后悔呢?
如果你年纪较轻,可能对这个品牌的汽车并不太熟悉。这个日本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但后来它为何撤出中国市场,现在发展情况如何呢?
铃木汽车的单方面退出
2018年,汽车界的一则爆炸性新闻让许多人意想不到。日本铃木汽车以一元的价格卖掉了在长安汽车的股份,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如今,汽车品牌众多,日系汽车品牌已被挤到了一角。但在二十年前,日系品牌因其高质量和省油著称,在中国市场极受欢迎。你可能不熟悉铃木汽车,但你一定听说过奥拓这款车。
曾经,这种小巧且省油的车型曾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许多人对奥拓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品中的“我开不起奥迪还开不起奥拓吗?”
铃木公司最初不是生产汽车的,而是从事纺织业。随着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企业的支持,铃木的生产领域逐渐扩展,后来开始制造汽车和摩托车等。
铃木集团与中国的合作早已开始,在1984年时,他们就曾提供技术支持。当时中国也想造自己的车,但技术上还有欠缺,即便购买了他们的零件也难以制造成功。
铃木希望进入中国市场,长安汽车则想引进新技术,两家公司一拍即合,成立了长安铃木,标志着铃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几年时间里,长安铃木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销量屡创新高,2005年销量突破百万台,2011年销量达到22万台。那时中国的汽车企业还未完全起步,长安铃木凭借其小巧的车身、省油的配置和亲民的价格,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心,推出的车型也主打小巧路线。
本来发展得不错,但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小巧的车型虽然可爱,但并不够实用,想要驾驶奥拓长途回家,途中还需要加油。而且空间有限,对于喜欢囤积物品的人来说,后备箱甚至连两箱酒都装不下,实用性不高。这时,SUV的优势开始显现,当时油价并不高,人们开始偏向选择油耗稍高但空间更大的SUV。
铃木汽车的销量因此受到影响,尽管他们一直坚持小型车的市场,但真正影响他们的还是一场丑闻。2018年,铃木汽车发现内部零件存在问题,通常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召开发布会并进行召回。但铃木集团没有这么做,铃木的董事长甚至说,宁死也不会在中国市场让步。这样的结果,就是铃木的销量急剧下滑,那时铃木也不愿再在中国市场消耗下去。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事件——铃木卖掉全部股份,离开中国市场。
新的选择
铃木汽车离开中国市场,除了日本企业的固执和自负外,也有现实的原因。铃木的产品更新换代太慢,竞争力不如新兴的中国汽车企业。再加上中国基础设施的改善,道路变得更宽敞,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多,大多数家庭还是更喜欢大型车。日本和欧洲因道路狭窄而偏爱小车,但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通常只有一辆车,这辆车不仅是一个人的交通工具。它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出行需求,谁愿意让家人挤在后排狭窄的空间中?观念的变化也是一个因素。过去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购车是大事,必须满足全家人的需求,因此更注重车辆的大小。因为只有大车能满足家庭的需求,SUV的流行也是出于这种考虑。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家庭开始考虑购买第二辆车,已经体验过大车在城市中的不便,自然会选择一辆更灵活的小车。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崛起,以及国家的推动,许多汽车企业借助时代的东风快速崛起,如小米和比亚迪。
铃木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日本企业,内部的僵化使其难以快速适应新市场的变化,受到价格战的影响,铃木决定离开中国市场。很快,铃木离开中国,进军印度市场。印度人口庞大,市场广阔,此前几乎没有汽车厂家进驻,铃木的进入恰到好处,也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进入印度后,铃木的小型车很快适应了印度狭窄的道路条件,依旧凭借其小巧的车身在印度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2022年,铃木在印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整个汽车市场的40%,这一数字也证明了铃木在印度市场的成功。不过,印度的消费力并不及中国,尽管销量高,但销售额并不如在中国市场时显眼。而且随着这几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购车不再货比三家,汽车价格下降后,需求就是一人一车,市场的广阔吸引了众多汽车企业。铃木自然也想分享一杯羹,但其车型过于老旧,技术也不先进,想要制造纯电动汽车可能要等到2025年,之后的发展还未可知。
利弊权衡
总的来说,铃木集团的转型离开,实际上是利大于弊的。许多人已经意识到铃木的车型不再适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而技术转型需要时间和资金,可能开拓新市场更为迅速,因此他们将目标转向了印度。铃木一直专注于小型车的制造,即使转型生产大型车,可能也不如欧美车企做得好,毕竟各有所长。
当时印度市场几乎没有小型汽车的开发,铃木的进入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有点像当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形。随着中国汽车的崛起,铃木即使留在中国市场也难以持久,因此不如在还辉煌的时候离开,留下美好的传说。有朋友说现在重庆的出租车司机还在使用铃木汽车,称其耐用且省油,不知这是否属实,如果有重庆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铃木清楚,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刚起步的国家。比如印度和东南亚,铃木2018财年的报告显示:全球销量达到3224000台,其中有51.3%的销量来自印度。他还曾在2013年离开美国市场,原因与离开中国相同,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喜欢大车,即使配置稍差,也需要一辆大车装载东西。虽然离开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似乎会对销售额产生影响,但铃木虽然在其他市场的销售总金额可能不及在中国,但市场的拓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总结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铃木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调整重心,在某个国家的产品销售不佳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果断地作出了离开的决策。铃木没有在原地停滞不前,而是将精力转向了在其他市场的成功案例。对于铃木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铃木的决策基于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自身优势的准确把握。请大家认识到,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
敏锐的市场观察和果断的决策使得铃木汽车在面对挑战时总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其持续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应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消费者反馈等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的变化,确保业务的稳定发展。
在经营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至关重要,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以便及时调整策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