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地名里的“五色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地名里的“五色令”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54675

南京,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其地名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其中,与古代五行五色(红、黄、蓝、黑、白)相关的地名尤为独特,它们看似平凡普通,却如同城市的记忆碎片,记录着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脉络,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中国色彩。

红花地

提起南京城中冠以“红花”二字的地名,大家自然想起早餐江湖中占有一席之位的红花地。这条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巷位于太平南路中段东侧,南起三十四标,北至文昌巷,因种植供染丝之用的红花而得名。此地遂成街巷。

红花是一种夏季开花的草本植物,所开之花非常适合做染料。因此早在六朝时期,建康地区的许多农家大量种植红花。


在红花地与文昌巷交界路口,有一栋英国别墅风格的二层小楼,它始建于1947年,是中国“建筑四杰”之一童寯的故居。他曾设计过包括上海大戏院等一百多座建筑,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黄泥岗

今南京城区的正中央有一座隆起的小山岗,便是鼓楼岗,原名黄泥岗。传说因建造鼓楼时挖出的黄泥堆积于此成岗而得名。

《洪武京城图志》“楼馆图”中所示钟楼、鼓楼

1879年鼓楼旧影

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按照“左列鼓架,右建钟楼”的布局,朱元璋下令在黄泥岗上修建钟鼓楼。据洪武二十八年(1395)修撰的《洪武京城图志》记载:“鼓楼在今北城兵马司东南,俗名黄泥岗。钟楼在鼓楼西。”

1946年黄泥岗街景

1993年黄泥岗街景(摄影:马康)

晚清之后,黄泥岗的名字被用作街巷名予以保留,街巷位于今鼓楼广场东南侧,东南起大石桥,西北至中山路。1995年因道路拓宽改造,黄泥岗并入新丹凤街。

蓝旗街

蓝旗街位于秦淮区北部,西起御道街,东临月牙湖城墙,街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初,原名柳树湾。当时此地位于河流弯曲处,河边多种柳树,故而得名。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后,选定南京明皇城为八旗兵屯驻之所,柳树湾因此被改为了驻防营,成为正蓝旗衙门所在地,从此柳树湾更名为蓝旗街。

这条历经数百年风雨变迁的老街,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了一处集居住、商业、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作为“秦淮硅巷”核心区的重要窗口,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韵味,又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无限活力,成为南京城市焕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黑墨营

“黑墨营”名字的由来可追溯到明初。明洪武六年(1373),太仆寺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管理军马孳牧的机构。马政部门按马的毛色分类蓄养,于是产生了“青马村”“黄马村”“红马村”(清代更名为“上、下五旗”)“白马村”(现白马公园一带)“黑马营”等地名。“黑马营”即专养黑马的军马场。因南京方言中“马”与“墨”音近,久而久之“马”讹为“墨”,称黑墨营。

白云亭

在没有空调的夏天,凉亭在人们度夏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天鼓楼区二板桥(街)南段就有一个和“亭”有关的地名——“白云亭”。

清光绪年间,大船主沈云堂因得子在此建亭(庙)谢神,以其“白云号”船名作亭名,亭子周边的街巷遂以“白云亭”得名。这座传说中的亭子早已不复存在,但地名却被人们代代相传。

白云亭一度曾是南京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如今,当年的货车坡道因地制宜地改成了图书馆,打造出了一个最美坡道图书馆——位于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内的鼓楼区图书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