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邦智斗韩信:背后谋略揭秘,韩信的结局实属必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邦智斗韩信:背后谋略揭秘,韩信的结局实属必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td.fyun.cc/detail/16c233fbccf5696953cbdd6ff21e6efc48ffb427.html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韩信被封为楚王。然而,随着势力的扩大,韩信开始引起刘邦的猜忌。刘邦通过陈平的计策,成功捕获韩信,将其贬为淮阴侯。这个故事展现了刘邦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谋略才能,同时也揭示了韩信最终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公元前201年,刘邦召开会议,与大臣们探讨事务。有消息称,韩信有谋反之意,刘邦询问大家对此应如何处理。

韩信为什么要谋反?

这事未必是真的。

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在项羽落败后投奔了韩信。考虑到他们同为楚人,韩信决定给予他庇护。然而,刘邦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他派遣使者要求韩信交出钟离昧,韩信却谎称钟离昧并不在他那里。刘邦对此不以为然,随后派遣暗探进行侦查。正巧那时,韩信正在外出巡逻,车马声势浩大,护卫人数不下三五千。带着如此众多的军队出门,心中难免有鬼,因而暗中探查后报告:韩信有谋反之意。

即使这件事情并非真实,刘邦也必须认真对待。

众多将领对此非常认真,热情高涨,似乎都想亲身上阵作战,但大多显得是在表演和示忠,个个都像是戏剧演员。

犹豫不决的刘邦,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离开。

过了一段时间,陈平终于赶到了,刘邦问陈平: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在刘邦叹息的间隙,陈平仔细思索了一下事情的发展与结果。

陈平向刘邦询问:“军中的各位将领有什么看法?”

刘邦轻笑一声:“冲过去吧。”

陈平问道:“陛下为何会知道韩信有谋反的意图?”这话的意思是,刘邦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刘邦表示:“我收到情报,韩信有叛变的意图。”

陈平询问道:“除了这个人,还有其他人这样说吗?”

刘邦说:“没有。”

陈平再问道:“韩信是否意识到有人在暗中举报他谋反?”

刘邦说:“肯定不知道。”

陈平问道:“陛下的军队,能与韩信的部队相提并论吗?”

刘邦听后翻了个白眼,回答道:“不行!”

陈平再次询问:“那么现在这些将领中,谁能与韩信一较高下?”

刘邦轻轻摇头说道:“他们都达不到那个水平。”

陈平表示:“对于兵力,我们并不擅长,对于将领,我们同样不行。如果我们盲目地派兵去攻击韩信,就算韩信心里没有造反的念头,也会被逼得反抗。用武力来征讨,实在是个糟糕的选择。”

刘邦询问道:“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陈平沉思了许久,终于开口说道:“陛下不妨像古代的帝王那样出巡,届时可以召集诸侯来朝拜。我听闻楚国有云梦泽,陛下可以以此为名,前往云梦游玩,诸侯自然会前来拜见。我们可以选择在陈地集合,那里离韩信的楚国西境较近,韩信没有理由不来。等他抵达后,派两个侍卫将他抓捕即可。””

刘邦听后高兴地说道:“老陈的主意真是高明!真是高明!”

因此,刘邦按照陈平的策略,派遣使者逐一告知各个诸侯国。

韩信自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心中感到犹豫不决,不知该采取何种行动。

有下属提出建议:“大王何必忧虑,您并没有犯下什么错,唯一让陛下不快的就是收留钟离昧。不如将钟离昧斩杀,献上他的首级,陛下自然会对您宽容许多。这样一来,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显然,这个主意实在是不妥。

韩信听后,竟觉得此人的话颇有道理,因此便召来钟离昧。钟离昧心知不妙,便试探性地问道:“你是不是担心我在这里会得罪刘邦呢?”

韩信微微点头,钟离昧说道:“你觉得刘邦害怕什么,其实他最怕的就是我和你联手。如果我死了,你也就没多久了。”

韩信听后神情未变,钟离昧愤怒地站起身来指责韩信:“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真是让我瞎了眼才来投靠你。”

说完,拔剑抹了脖子。

韩信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朋友”钟离昧的首级,带着几名随从来到陈地拜见刘邦,并递上了钟离昧的头颅。没想到得到的却不是刘邦的宽恕,而是一根绳索。就这样,韩信沦为了囚犯。

韩信深知自己的命运,感慨道:“果然如人们所说,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也会被烹煮;飞鸟被捕,优质的弓也会被藏起来;敌国灭亡,智囊也难逃厄运……”

刘邦感到有些尴尬,便解释道:“别说那些无关紧要的话,有人控告你谋反,我是要带你回去审问的。”

韩信明白再说什么也没有用,刘邦已经实现了他的目标,随即转身返回了洛阳。

回到洛阳后,刘邦心里明白韩信并没有叛变的意图,于是就以此为借口,将韩信贬为淮阴侯,让他待在自己身边,这样刘邦才会感到安心。然而,韩信对此并不满,心中非常愤懑。

某天,刘邦召见韩信到宫中闲谈,他微笑着问道:“你认为我这样的能力,能指挥多少军队?”

韩信回应道:“皇上能够指挥十万大军。”

刘邦听后并不太满意,心中想,这才十万兵,实力有限。他又问韩信:“那你呢?”

韩信表示:“对我而言,自然是越多越好!”

刘邦带着笑意问道:“你指挥军队如此出色,为何会被我抓住呢?”

韩信显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让刘邦感到不快,于是他解释道:“陛下虽然手下士兵不多,但您具备指挥将领的才能!”

刘邦成功捕获韩信的计策,究竟是基于什么原因得以顺利进行?

有三个方面的思考,对提升我们的战略思维能力非常有益。

一、麻痹对方。

你准备对别人动手,不要亮出来旗号,尤其是实力不足的时候,要学会麻痹对方。

陈平之所以向刘邦提出那些问题,尤其是关于实力对比的问题,显然是在提醒他,如果无法胜过对方,就不要自以为是,应该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二、稳住盘子。

兵力不如韩信,指挥能力也不如韩信,刘邦怎么能与韩信抗衡呢?当然可以直接派兵进攻,而且获胜的机会非常大!

韩信为何没有选择反叛?他的战略空间十分有限,四周都是敌对势力,若是反叛,胜算并不高。

然而,刘邦派兵去攻打韩信,导致韩信反叛,这显然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会引发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因此,这种不明智的选择通常是不被采纳的。从刘邦的角度来看,追求稳定才是最佳的策略。

三、以强攻弱。

刘邦的军事才能无法与韩信相提并论,但在谋略方面,刘邦却胜过韩信。刘邦通过引蛇出洞的计策,成功将韩信引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任由他摆布。尽管韩信能力出众,最终却还是被一个女人所害。

因此,弱者战胜强者只是偶然现象,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攻击对方的弱点,才是真正的胜利之道。

总而言之,尽管大灰狼再强,也未必能胜过老狐狸。擅长策略的人,往往会运用智慧而非武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