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的还没花的多,南宋晚期财政恶化,已养不起庞大的皇室寄生群体
挣的还没花的多,南宋晚期财政恶化,已养不起庞大的皇室寄生群体
南宋晚期,这个由半壁江山支撑的政权面临着难以摆脱的经济困境。庞大的皇室寄生群体、日益扩大的军费开支、权相专权等多重因素,最终导致南宋财政状况每况愈下,走向灭亡。
南宋晚期的财政状况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个由半壁江山支撑的政权面临着难以摆脱的经济困境。一方面,倚重的宗室成员成为庞大的寄生群体,日益扩大的宗室支出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蒙古的崛起加剧了南宋的外部压力,多条战线所带来的巨大军费开销让已经紧张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在蒙古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对南宋发起进攻的背景下,南宋的军费支出急剧增加。蒙古对金朝的灭亡攻势不仅让南宋失去了屏障,同时也让理宗及其继任者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军事压力。南宋曾一度通过《绍兴和议》在战前政策上有所妥协,以求稳定,而战后却并未有效解决其财政顽疾。
宗室人员的大规模繁衍和奢华生活无疑是一大重负。靖康之变后,幸存的赵氏宗室集中南迁至福州与泉州,并在两地聚族而居。南宋朝廷设立福州和泉州的宗正司,专门管理宗室事务。宗子数量不断增加,福州、泉州等地的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高度依赖中央财政拨款。
尽管理宗在位期间采取了一些盐榷、楮币、田政等改革措施,试图改善财政,但这些无疑是隔靴搔痒,未能触及深层次的“冗费”问题。改革成果有限,宋理宗在盐铁、税收等方面的改革只是暂时舒缓了财政压力,未能实现根本性改变,加上高官们仍在享乐奢侈,最终使得财政问题愈发复杂。
皇室成员的日常奢靡生活也消耗了大量财政资源。荣王赵与芮在景定年间的囤粮事件便是典型例证,他在临安大饥荒时期囤积居奇,借机牟取暴利;而另一个赵氏宗室赵孟曦的奢侈程度甚至得到了当时重臣吕师夔的惊叹之称号“黑漆船”,昭示其奢靡无度。
针对泉州宗室的扶持困难,泉州知州真德秀曾向中央请求援助,但中央财政同样紧张。即使宋理宗两次拨发度牒帮助泉州变卖,处理宗子俸费问题,还是难逃宿疾。中央政府的财政补助等手段长远并未奏效,地方财政问题反复。
南宋的权相政治格局,尤其是权相专权现象的普遍存在,也是导致财政失衡的重要原因。以史弥远、秦桧、韩侂胄、贾似道等为典型,这些权相专横跋扈,结党营私,并且干预皇权。理宗虽有心施行更化政策,却因长期受制于史弥远而无法有所作为,甚至为维系皇权接受其诱惑而耽于享乐,加剧了财政危机。
理宗的奢侈行为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显著,理宗的女婿杨镇婚礼显示了南宋廷臣的锦衣玉食,豪华不菲的彩礼及随行赠礼,使南宋的财政窖仿佛无底洞般吃紧,同样,度宗的生日也是一场奢靡盛宴,使得姆宋财政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宋度宗承袭理宗的奢华做派,智力上的缺陷导致其在位期间更为沉迷酒色,实际政权由大权相贾似道掌控。度宗不仅在国家财政困窘时期继续浪费,而且对大臣劝谏置若罔闻。面对百姓困窘、国家财政拮据,他将自己所有的补助投入豪奢的宴会和个人享受中,以致黄震被贬职的事件也无法阻止他的糜烂生活。
南宋官员、士族及军队的支出远超财政能力,这是南宋无力掩埋的危机。尽管克勤克俭一度成为统治者宣扬的信条,但由于无法解决“冗费”的实际问题,南宋的经济格局和解困措施显得杯水车薪。至理宗和度宗时期的财政不堪重负,冗费问题尤为严重,最终导致南宋政权难以维持,重重困境下南宋走向灭亡已成必然。
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那个曾经辉煌的南宋在一片奢靡的腐败气息中缓缓谢幕。皇室奢侈无度的背后是数以千计百姓的艰难度日,南宋财政盛衰的背后更让人印象深刻,那些琼楼玉宇的奢华抵不过历史车轮的碾压,成为时代的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