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韩医美行业对比分析:未来发展路径与投资机会
中美韩医美行业对比分析:未来发展路径与投资机会
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中美韩三国在医美领域的发展路径和市场特征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国医美行业的总量全貌、发展路径、品种结构变化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投资逻辑
总量全貌对比:美国医美市场稳定成熟,韩国市场以审批宽松和医疗旅游为特色,中国市场起步较晚但潜力巨大。美国医美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法规制度、医美技术和市场渗透率均已达到较高水平,2008-2018年医美支出年复合增长率为3%,呈现稳态增长趋势。韩国医美渗透率在全球重点国家中排名最高,但受限于内需相对较小的影响,其采用医疗旅游差异化战略突围,打开医美第二成长曲线。此外韩国医美产品审批相对宽松,竞争较为激烈。中国医美行业不管从渗透率还是竞争格局维度皆与美、韩市场存在差距。我们认为未来随中国医美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及市场竞争格局持续优化,行业增量空间值得期待。
发展路径:适应症拓展、强产品与品牌力、品类拓宽是成功的关键。以艾尔建为例,其核心单品保妥适通过不断拓展适应症,2002-2022年全球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15%。乐提葆在韩国市占率排名第一,达到38%,主要得益于其突出的产品力和品牌粘性。艾尔建则通过自研或收购的方式持续拓展产品线,涵盖面部注射、身体轮廓、整形、皮肤护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全品类布局。
品种结构变化:中长期来看,注射类轻医美发展前景广阔。美国和韩国的医美消费偏好均呈现出向非手术类项目倾斜的趋势。在中国,虽然目前能量源类项目占比略高于注射类,但随着职业医师数量的增加、注射类项目适应症的拓宽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的提升,注射类医美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机遇与挑战:监管规范提升行业壁垒,轻医美崛起弱化宏观消费环境影响。国内医美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严格的监管规范有助于提升行业壁垒,利好合规有优势的产业龙头。轻医美项目的兴起通过提供低客单价的引流产品,有助于触达更多消费者,降低对宏观消费环境的依赖。
投资机会:看好兼具技术、产品、品牌储备的国内医美龙头。当前,国内医美板块估值已回调至相对低位。展望未来,我国医美行业发展有望受益于合规产品占比提升与医美渗透率提升的双重驱动,竞争格局不断优化,新需求持续放量,行业业绩和估值有较大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
参考海外医美龙头的成长经验,建议关注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
- 具有大单品先发优势且适应症持续拓展
- 兼具产品力及品牌力
- 实现多品类布局
具体建议关注: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江苏吴中等。
风险提示
-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市场竞争加剧
- 市场推广效果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