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牡蛎的好处和功效 怎么吃最好
吃牡蛎的好处和功效 怎么吃最好
牡蛎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海鲜,更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材。从18世纪俄国作家拉吉舍夫的名著《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中记载的故事,到现代科学研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揭示,牡蛎的多重功效和食用方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牡蛎的食用功效、食用方法以及相关禁忌。
补益功效
牡蛎具有多种补益功效,主要包括:
平肝潜阳: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手足麻木震颤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热病日久灼伤真阴、虚风内动之证。
软坚散结: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所引起的颈下淋巴结串珠样改变,还可用于治疗腹内有结块,如肝脾肿大等。
收敛固涩:煅牡蛎具有收敛固涩之效,可用于治疗自汗(患者日间出汗,活动尤甚,常伴有神疲乏力等症),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部疼痛等。
现代视角
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牡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更加明确:
化学成分:含有糖、牛黄酸、氨基酸、无机盐、谷胱甘肽、多种维生素、脂类、甾醇等成分。
药理作用:牡蛎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还有镇静、抗溃疡、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和解痉作用。
食用方法
牡蛎的食用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的食用方式:
水煎:将牡蛎、蛤粉、大枣加适量水一同熬成汤,经常服用,适用于盗汗已久者。
生食:生牡蛎肉蘸姜、醋食用,可以治疗酒后烦热口渴。
煅用:取净牡蛎置炉火上,煅至微红或呈黑褐色,冷后碾碎成粉。煅后能缓和寒性,增强其固涩敛汗的作用。
散剂:牡蛎研为细末服用。
煮粥:取牡蛎肉与粳米适量,煮粥调味食用,用于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配方妙用
牡蛎在传统医学中还常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配方妙用:
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生牡蛎9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温服。
结核盗汗(夜间入睡时汗出,醒后汗止):生牡蛎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早晚分服。连服3剂,汗止后再服2~3剂。
水痘:生牡蛎粉、青黛粉、滑石粉各等分,用麻油调匀呈糊状,涂搽水痘之处,每日1~2次。
高血压病:罗布麻叶、牡蛎各15克,豨莶草、夜交藤、吴萸各10克。将上药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后,水煎取汁。药液倒入浴盆中,候温时浴足。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连续10天。
阴囊湿疹:牡蛎壳粉30克,枯白矾30克,共研细末。洗净患处后,用此药粉扑撒患处。
慢性支气管炎(用于痰稠不易咯出者):牡蛎、蛤壳各4.5克,蜂蜜适量,海蜇50克。将海蜇煎成浸膏后烤干磨粉,牡蛎和蛤壳磨粉,用蜂蜜调和成丸。每日3次,饭后服。10天为1疗程。
遗精:生牡蛎、茯苓各60克,五倍子120克,荷叶45克,共为细末。每次冲服6克,每日3次,淡盐水送服。
禁忌事项
虽然牡蛎具有多种功效,但并非人人适宜:
体虚而多寒者忌服。
多服久服本品易致纳呆、腹胀、便秘。
鉴别贮藏
牡蛎的常规贮存即可,一般不易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