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再“内耗”了,人生只有一件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再“内耗”了,人生只有一件事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20340/

心理学家于德吉说: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斗争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我们每天都要承受各种压力、思绪、疑虑的困扰,“内耗”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
职场中对工作内容不感兴趣,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
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诸多迷茫,想做点事情又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但其实,所谓的人生困境,可能只是你自己预设的内心枷锁。
台湾新闻界“第一大才子”金惟纯说:
“人生的一切都是大功课。只有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调整,才能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实现高效能人生。
因为,苦不来自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只来自内在的妄想和执着。要从苦中解脱,只能向内在找答案。”
在新书《人生只有一件事》中,他依据自己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幸福重修课。

保护自己的情绪,就是爱自己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失落的灵魂能很快杀死你,远比细菌快得多。
因为,稳定的情绪是涓涓细流,会一直滋养你;而失控的情绪是汹涌波涛,会立即淹没你。
在《乱世佳人》中,女主斯嘉丽就是一个典型的情绪稳定、拒绝内耗的人。
即使是面临庄园破败、母亲病逝、父亲痴呆,一家老小吃不上饭的困局,她也只是崩溃了一下就开始积极地想办法赚钱养活他们,从不让负面情绪扰乱自己的心力。
哪怕最后爱人离开了自己,她悲痛欲绝也没有陷入迷茫,而是永远向前看。
我要回家,我要想办法让他回来,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对比之下,男主阿希礼则是个内心消耗特别多的人,他在和斯嘉丽的每次谈话中都会不自觉地回忆过去的旧时光,并陷入长久的焦虑。
这种太过情绪化,不肯放过自己的情况,就叫做情绪内耗。

金惟纯说,这个世界互动、比较的信息太多,无意义的刺激太多,人为的焦虑常常会引发内在情绪的起起伏伏。
爱护自己,就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精神内耗和情绪失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放下个人好恶,练习“接受”。
  2. 与他人相处发生状况时,启动“叫停机制”。
  3. 个人对事物的应对,如果能让自己更满意,更喜欢自己,就说明事情做对了。
    毕竟,只有把自己爱到满溢而出,才能有更多的爱给予他人。

改变关系从最小的事情开始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他人即地狱。
其言外之意是,“我即是天堂”,要自己想办法去创造理想的生活和关系,不要寄希望于他人。
而改变生活的最好方法,其实是改变自己。
金惟纯在书中写道,他的医生朋友是个工作狂,平时疏于照顾家庭,夫妻感情不是很好。
以前太太经常抱怨他乱扔袜子,但他觉得自己养家辛苦,这点事情算什么呢,所以未予理会。
为了改善夫妻关系,他决定从小处入手,开始把每天自己换下的袜子丢进洗衣篓。
没想到,自此夫妻关系日渐好转。
朋友也很纳闷,为何太太眼里只在乎小事?
作者告诉他,你乱丢袜子的背后潜藏的念头无非是自己的事很重要,别人的事都是小事而已。
所谓不拘小节,有时不过是自以为是的“不愿意”和骨子里的傲慢罢了。
正如乔恩.戈登在《亲密关系》中所说的那样,向好的方向改变并不需要太多的天赋或技巧,只要你有一颗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渴望做出改变,愿意做出改变的心。
当你能通过身边的小事,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愿意”,并能把它修炼成“愿意”,你将重建与他人的连接,得到人生中意想不到的惊喜。

向外掌控,向内觉察

智者云:过去、现在、未来皆在一念之间。
用作者的话说,你的一念生成什么样,当下的生命就活成什么样,你的命运也会呈现什么样。
而管理起心动念,就是要保持向内觉察,向外掌控。
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时爱上了一个女孩,虽然对方无意,他却不离不弃。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朋友很晚才结了婚,因心中念念不忘对方,继而忽视了身边一直陪伴自己的妻子。
几年后,妻子得了重病很难治愈,他才意识到身边人是最值得珍惜的,可惜时光不能倒流。
当初我也曾劝过他要活在当下,珍惜身边人,可惜他执念太重,没能体悟。
正如弘一法师所说,凡是劝不动的,拦不住的,那就是命。

或许他迷恋的并不是女孩,而是这段关系中的自己吧。
金惟纯在书中写道,人生真正的突破是一种认知上的脱胎换骨,要转命先转念,要实现开悟,就要放弃执念,不断修炼自我。
怎么做呢?他也给出了两点建议:
1.做事先认清自己的问题,搞定自己,而不要总想着搞定别人。
如Visa卡创始人迪伊·霍克所说,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应至少花二分之一的时间管理自己。
因为,无论面对多少人或事,主体都是你自己。你连自己都没看懂,自然也看不懂别人。
2.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学习主动觉察,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
合理的方式是,通过他人的看法增加对自我的了解,同时经常回到内在,多些觉察,迎接生命的挑战。

写在最后

余华说,“活着”是汉语中最有力量的词汇之一。
而如何活好这一生,也是每个人心中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人生只有一件事》告诉我们,活好需要多方面的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源于起心动念。
只要忠于自己的本心,学会尊重他人,向内在求力量,我们终将遇见最好的自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