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症全解析:症状、原因与缓解策略一次搞懂!
纤维肌痛症全解析:症状、原因与缓解策略一次搞懂!
纤维肌痛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和疲劳。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纤维肌痛症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案,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纤维肌痛症是可能遍布全身肌肉、关节、肌腱处的深层疼痛,常常在活动时症状变得更糟,也会伴随着疲倦、睡眠障碍以及记忆和情绪障碍。目前认为纤维肌痛症与神经系统失调有关,无论是痛觉还是非痛觉的刺激,大脑似乎都将这种刺激感知为放大版的痛觉。
纤维肌痛症的原因
纤维肌痛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面对一些轻触、冷热变化,或是一般不会引发痛感的经验,都会真实体验到非常不舒服,疼痛难耐的感觉。研究者认为,这代表纤维肌痛症患者的神经系统失调了,失调的状况包括了神经发炎、神经退化,抑制型的神经传导物太少,而刺激型的神经传导物太多,也有一部分是脑部痛觉接收处的记忆很敏感,总是过度放大痛觉或非痛觉的刺激。
女性罹患纤维肌痛症的几率较大,同家族罹患类似状况的几率也较高,代表纤维肌痛症与基因、荷尔蒙似乎都有关系。纤维肌痛症是种慢性疼痛疾患,有时严重,有时似乎又好些,可以发生在各处,有時又會換地方;而部分感染疾病、情绪压力、或身体创伤(車禍、開刀)也會加重纤维肌痛症的病情。
纤维肌痛症的症狀
- 广泛性疼痛
纤维肌痛症的主要症状就是痛。这种痛是广泛性的肌肉疼痛和疲劳,可以说是全身痛光光的痛。而愈常动用到的肌肉,例如腿部肌肉、脚底肌肉、手部肌肉会更严重,也常常伴随着僵直感,有些患者会说,晨起时疼痛感比较严重,接下來好一些,但到了傍晚又开始变严重。
这种广泛性的肌肉疼痛可能持续三个月之久,缓解之后还是可能再度出现。荷尔蒙起伏,过度疲劳,缺乏睡眠,天气变化,生活压力都可能是造成症状再度出现的一些因子。一种生动的说法是把纤维肌痛症说成“全身性的偏头痛”,不太确定何时会发作,但一发作起来就真的非常不舒服。
过去纤维肌痛症的诊断标准常是以九组双侧痛点(也就是共18个痛点)为主,包含头部后方、颈部、肩膀上方、肩胛骨、上胸部、手肘外侧、髋部、臀部、及膝盖内侧。旧有的诊断标准认为18点里面至少有11点会自主性疼痛才能算是纤维肌痛症,不过目前则没有硬性规定。也就是说,已经不会用痛点来判定是否患者属于纤维肌痛症。因为除了痛点之外,纤维肌痛症的患者还有“痛觉过敏”以及“触觉引发痛”。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我们可以把痛觉过敏理解为把痛觉放大了。例如在平常状态下,假使你戴着手表戴太紧一点,可能只是引发一些不舒服,但若发生在纤维肌痛症的患者身上,这种程度就会诱发疼痛,甚至到疼痛难耐的程度。
◆触觉引发痛Allodynia
触觉引发痛的意思代表是普通不会引发疼痛的一些感觉变化,像是轻轻的碰触、太冷或太热等温度变化,纤维肌痛症的患者都会觉得非常痛。
除此之外,纤维肌痛症患者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 疲倦感及脑雾
难以专心,比较记不得信息,无法追上现在的议题,对大家在说什么有点迷惘。
- 睡眠障碍
包含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比较难进入深层睡眠,纤维肌痛者也很较高的比率同时患有不宁腿综合征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抑郁症和焦虑症
颞下颌关节疼痛
耳朵、颞侧、眼睛、下巴紧绷与闷痛,咬紧牙关。
偏头痛
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
像是肠绞痛、肠躁症、胃食道逆流,或觉得骨盆疼痛。
总之,患有纤维肌痛症的病人真的很辛苦,经历许多异于常人的疼痛与情绪起伏,心理健康状况自然备受考验。不难想象患者们无论在家或在工作中,都会更容易因为觉得自己做不好而沮丧,也很容易因为旁人无法理解而心理压力更大。
纤维肌痛症的治疗
面对纤维肌痛症,自我照护非常重要。
自我照护的部分包含了各項我們生活中所做的選擇。像是要減少壓力,選擇比較能承受的生活方式,不要做著太過勞心勞力的工作,最好讓自己能獲取足夠的休息時間。平常練習冥想或深呼吸也能稍微緩解壓力感。
但是一般並不建議纤维肌痛症患者什麼都不做,一直躺著休息。據研究觀察,如果突然就什麼工作都不做,症狀並不會比較好。反而是調整、減輕工作量,但讓自己維持有在做事的狀況,是比較理想的。同樣地,如果能維持每天輕量運動三十分鐘,像是去游泳,走路,練習瑜伽,或簡單伸展,也比完全不動更能減輕症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纤维肌痛症患者的症狀可能好好壞壞,有時症狀嚴重,過兩個月後又好一些。記得當狀況變好時,不要又再度操勞自己,最好能找到一個適當的工作量與活動量,無論狀況好壞都盡量保持大致的活動量,反而是能減輕症狀較理想的做法。
在這個找到身體平衡點的過程中,醫師也會利用一些藥物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感,睡好一些,或是減少憂鬱焦慮,以度過這艱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