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硕博,救不了本科双非?
985硕博,救不了本科双非?
2024年考研人数为438万,较上年减少约36万。但国家线仍在水涨船高,某些学科大类三年前能进复试的成绩,现在已是最低标准。
学历歧视的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学历歧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标签上:985、211、双一流、双非。其中,本科时能拥有前三个标签的学生,比研究生才考进名校的多了些优越感,后者则更容易遇到第一学历不同而带来的心碎瞬间。
实际上,教育部曾做出澄清,第一学历这个概念从未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文件中出现过。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一学历歧视是存在的,并且还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了。
推荐免试中的学历歧视
推荐免试是迈向研究生的第一战,但双一流院校的学生,推免路上走得更顺利。据统计,在已公布推免研究生生源的名校中,双一流生源比例远高于普通本科学生。其中,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双一流推免生占比最高,都在90%以上,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双一流推免生源也将近八成。
考研调剂中的学历歧视
如果没能进入一志愿复试名单,在接受调剂时,同一“起跑线”考研的985、211还是更有机会。据统计,知乎问题“考研学校有哪些名声不好的大学?”下的886条回答,发现绝大多数的吐槽都与招生学校对第一学历的歧视有关。
福建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30%的高校在调剂原则中会表明优先接收本科毕业于985、211及行业特色高校生源的调剂,少数高校不接受普通高校考生调剂。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2017年招生调剂公告里就指名道姓,只有本科毕业于985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考生才有调剂资格。
求职中的学历歧视
在求职过程中,第一学历歧视更加残酷。中央财经大学学者就通过一项实验证明,求职时的第一学历歧视真实存在,且在校园招聘中尤其严重。他们的实验结果表示,在给不同企业发放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虚构简历时,在研究生求职中,无论质量高低,非211本科背景简历回复率总是比211本科背景简历回复率低。相同条件下,211本科简历的平均回复率达23.73%,而非211本科简历回复率仅有15.95%。
博士求职中的学历歧视
即使到了博士求职时,第一学历仍然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47.62%的博士生都因为本科学历吃过苦头。其中,来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博士生遭遇的第一学历歧视最严重,国科大和中国社科大毕业的博士则略好于其他学校。而从学科分类来看,人文类、社科类博士毕业生面对的本科歧视最多,医学相对更低。
另外,男女博士遇到的歧视也存在差异。女博士更容易遭遇性别歧视,男博士更受第一学历的困扰。
如何应对学历歧视
- 学会收集信息、分析形式,保持坚定自信,努力在初试高分,以及提升自己的学术背景都缺一不可。
- 在本科期间提升学术背景也可以让自己在985、211学生中脱颖而出。
- 对于想冲入职场的学生们,实习经历可以作为一块敲门砖。根据麦可思对2017届大学生的跟踪调查,有实习经历,特别是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