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A股:7只核心宽基指数全解析
玩转A股:7只核心宽基指数全解析
在A股市场中,有7只核心宽基指数对市场代表性最强,它们分别是: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这些指数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局部市场和投资风格,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这些指数的特点和走势,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7只核心宽基指数的特点
- 上证指数:代表大中盘价值风格
- 上证50:代表超大盘价值风格
- 沪深300:代表大盘价值风格
- 中证500:代表中盘成长风格
- 中证1000:代表小盘成长风格
- 创业板指:代表深市创业板的中大盘成长风格
- 科创50:代表沪市科创板的中盘成长风格
指数相关性分析
下图展示了7只核心宽基指数的相关性图,数据基于近3年计算:
从图中可以看出:
- 上证指数、上证50和沪深300这三只指数的相关性很高,可算作一类。
- 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相关性也很高,算作一类。
- 创业板指和科创50与其他指数的相关性都不算很高,可以各算成一类。
历史回报分析
从历史回报看,除时间较短的科创50之外(基期2019年12月31日),其他6只核心宽基指数自基期以来都是上涨的。下图显示了它们自基期以来的历史年化涨幅:
虽然它们的基期不同,不好直接比较,但是起码能看出,它们在长期都是上涨的,回报水平在5~10%左右。如果考虑指数不含分红,且目前A股市场正处于历史低位,预期回报可以再拔高一点,10%左右比较合理且现实。
ROE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企业盈利增长的核心源泉,对股票指数来说,RO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下图显示了这7只指数的最新ROE和历史平均ROE:
它们的历史平均ROE在7~13%,中枢在10%左右。理论上来说,指数在长期的回报,应该和ROE差不多,从这个数据看,我们前面说的,指数长期年化回报在10%左右,是有道理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论盈利能力,还是代表大盘风格的上证指数、上证50和沪深300更强,因为它们的成分股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龙头,行业竞争之后的胜出者。
最新估值情况
再看它们的最新估值情况:
上证指数、上证50和沪深300的市盈率PE在10~15倍之间,中证500的PE为26.68倍,中证1000是35.6倍,创业板指是31.87倍,科创50的PE最高,82.52倍。
指数宝中给出的估值状态,创业板指是"较低",科创50是"很高",其他都是"适中"。
PE由股价和盈利决定,即:市盈率PE=股价P/盈利E,虽然它们现在的PE不低,但股价位置并不高,主要是因为盈利处于低位,毕竟现在是经济周期谷底。
特别是科创50,股价还没基期点位高,换句话说,这只指数自上市以来,还是跌的。
跟踪基金规模
最后看看这7只指数的跟踪基金:
沪深300的跟踪基金规模独一档最高,10672亿元,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的跟踪基金规模都在1000~2000亿级别,上证指数最少,只有113亿元。
要说跟踪基金规模,就不得不提一下中证A500(000510.SH),去年9月底才发布的指数,至今还不到4个月,跟踪基金规模已经高达2564亿元,仅次于沪深300,有成为新一代核心宽基的潜力。
和沪深300、中证500等相比,中证A500在选股时更有特点一些,考虑了ESG,行业分布更均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而不是"总市值"加权,使得指数的行业构成更接近现实行业分布。
中证A500的成份股,覆盖了沪深300和部分中证500,可以近似认为是沪深300和中证500的一个组合,从投资标的的角度来说,更均衡稳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