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学》“明明德”含义的经典溯源研究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学》“明明德”含义的经典溯源研究方法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3418366_121400663/?pvid=000115_3w_a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明明德”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明明德”的解读,体现了理学对先秦儒学的佛教化倾向。本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正确理解先秦儒家经典,提出了“以字解经”和“以经解经”的方法论。

用玄学化字义和佛教思想解读、理解先秦儒家经典是朱熹的擅长,以朱熹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本质上是先秦儒学的佛教化。

以字解经和以经解经要求我们从先秦质朴字义而非后世玄学化字义解释先秦儒家经典;以先秦思想背景和精髓而不是以后世佛教思想背景和精髓理解先秦儒家经典。用玄学化字义和佛教思想解读、理解先秦儒家经典是朱熹的擅长,以朱熹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本质上是先秦儒学的佛教化。


朱熹画像

儒家文化要返本开新、守正创新,必须先要澄清理学的影响。朱熹将《大学》“明明德”解释成明了那个“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的本体之明,既不符合先秦时期的字义,更脱离先秦儒家思想背景和精髓。以字解经,即从先秦质朴字义溯源,前文已述:“明明德”就可以翻译成:创造一个福泽众生、普惠人民的伟大事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