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中药助力,摆脱反复尿路感染
世界肾脏日:中药助力,摆脱反复尿路感染
年逾六旬的付阿姨,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后出现尿路感染,反反复复已经一年有余了。之前服用抗生素吃个几天就好,现在越来越难停药了。最近的化验提示,已经是多耐药的超级细菌了,静脉点滴了高级抗生素仍然排尿不适感明显。其实,困扰付阿姨的慢性尿路感染,只要将中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就有可能实现永久摆脱。
“
尿感反复发作,本质是免疫功能低下
”
尿路感染在初发时或症状重的急性发作期,白细胞计数往往较高,临床症状重,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有时尿路感染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单纯使用抗生素效果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耐药。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除了中老年女性的生理结构、雌激素水平的因素外,最为根本的发动因素还是免疫功能的低下。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通常少量的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后,很快会被泌尿道局部的黏膜免疫系统消灭和冲刷掉。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或者长期口服抗生素滋生耐药细菌的时候,尿路感染往往就反反复复,久而久之,不仅损伤了原本光滑的尿路结构,还使得尿路感染更难痊愈。
此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者常稍有劳累就会感染发作,且随着病情的延长,久病致虚,伴见腰酸膝软,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等一派体虚的征象。其实这些都是反复感染、耗伤机体正气后出现的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
“
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尿感
”
此时,只要将中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就能摆脱抗生素耐药、反复感染以及各种体虚不适的症状。
功效一:强化杀菌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在急性发作期,西药抗生素联合中草药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引起的腹泻等毒副作用,还能强化杀菌的效果。中医药中有很多天然的抗菌作用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和消灭细菌在泌尿系统的繁殖。如临床上常用的紫地丁、蒲公英、败酱草、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可以有效消灭病菌,长期使用安全有效。
功效二:彻底清除余毒,改善不适症状
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在疾病的缓解期,时常仍有缠绵不尽的尿路不适症状,有些患者虽然尿常规白细胞转阴,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证或者已停用了抗生素,但仍然有小腹坠胀、尿频、尿不尽、尿道灼热不适等余邪未清的症状。这些感染缓解期仍持续的尿路不适症状,往往是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尿路结构,原本光滑的泌尿系统变得毛糙,并出现了功能的紊乱。这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体现了中医认为的余热(毒)未清的症状。此时中医辨证治疗,配合滋阴、清热、利湿等中药药物,可以有效清除余毒,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巩固疗效,防止抗生素停药后细菌再次滋生。
功效三:扶正气固疗效、有效减少复发
中医治疗反复尿路感染时,强调兼顾补虚和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临床上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苔脉象等,在运用中药抗菌消炎的中药基础上,配合使用益气、滋阴养血等方法,才能起到彻底消灭细菌。《黄帝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指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必然是因为人体正气虚弱。印证在生活之中,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往往见于劳累、失眠之时,有些是稍作家务,甚至像文章开头的付阿姨这样在病毒感染之后,我们身体免疫机能正处于低下之时,再次发作。针对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正气虚弱正是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关键所在!而中医最为擅长之处便是在扶正气、补虚损。中医临床上应用数千年的参类、黄芪、石斛、灵芝等不仅是日常保健之品,在临床医生的辨证论治指导之下更是治疗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良药,可有效调补体质偏颇,增强免疫和抗病能力,有效减少再发,往往可以实现去除顽疾和强身健体的双重奇效。尤其是在适宜进补的冬至时节,服用补益为主的个体化定制的膏方,时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