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徐州,有“非遗”,有年味
央视聚焦!徐州,有“非遗”,有年味
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节目以“金唢呐闹蛇春 户部山贺新年”为主题,带您领略徐州的非遗文化,感受徐州的过年气氛。
一座户部山,半部徐州史。现今,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户部山已是徐州非遗文化的汇集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春节将至,现在的户部山更是充斥着专属于徐州的浓浓年味。跟着央视主持人的脚步,一起来逛一逛吧~
徐州地处南北交界处,传统曲艺的表现形式既有南方的柔美,也有北方的铿锵,在新年的时候听起来格外有氛围。
邳州跑竹马是流传于邳州市的传统舞蹈,始于清代嘉庆元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邳州纸塑狮子头是百姓们逢年过节用于舞狮的专门面具,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寓意着一年的好兆头。
历史悠久的徐州香包为纯手工制作,内装中草药,能驱蚊防虫、净化空气、预防疾病,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饣它(sha)汤是流行于徐州的早餐,它以鸡汤为基础,配以麦片、胡椒粉、面筋、海带等原料,味鲜香辣,口味独特,饣它(sha)汤制作工艺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子肉是徐州传统菜,入口即化,香而不腻,徐州人对把子肉有着深厚的情感,把子肉也已经成为一张徐州的风味名片。
炸麻叶子、炸萝卜丸子、炸馓子在徐州被称为“炸三样”,是过年时徐州人家里必不可少的特色小吃。这不仅是一味美食,更是一份乡愁记忆。
“已经没有人说起苏堤路的早点摊,我十七岁的单车,喜欢体育场多绕两圈,卖辣汤的老刘说好东西都在锅底呢,我给你再加一个蛋......”徐州歌手徐誉滕用一首《徐州往事》,将徐州的那些人那些事娓娓道来,表达了对家乡的浓浓情感。
火起来的徐州非遗,可赏可用可食可住,处处与人们不期而遇,构成了徐州独特的风景。
春节期间,二十多位非遗传承人汇集在户部山崔家大院,将带您一同感受“非遗里的中国年”。
这个春节假期,不妨来体验一下徐州的风土人情和丰年习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