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100例!微创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取得突破性进展
9个月,100例!微创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取得突破性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患者,中国患者数量超过1000万。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记忆逐渐丧失,生活能力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然而,近年来医学界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等医疗机构成功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一位患者的求医之路
一位来自河北邯郸的患者家属讲述了母亲的病情。他的母亲今年68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已经6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不断恶化,从找不到回家的路,到不会洗澡、穿衣,不认人,甚至开始骂人。最近,她对谁都是一脸淡漠,不会走路,还爱发脾气。
经过多方打听,他了解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是国内第一批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医院。目前手术量已经将近100例,手术后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于是,他决定带母亲来试试。
手术治疗的突破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豫欣老年病医院业务副院长、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执行主任汪桂青接待了他们。经过详细的神经心理评估、各项辅助检查以及认知障碍诊疗中心MDT团队联合会诊,确认患者符合手术指征。
显微外科(手外科、淋巴外科)主任王飞云用放大40倍的荧光显微镜和荧光显像技术,找到患者堵塞的淋巴管。通过超显微手术,在颈部把从脑内引流出的淋巴管直接连至静脉,进行脑内淋巴的快速引流,充分排出脑内异常蛋白,从而达到逆转病情、逐渐恢复大脑神经功能的目标。
治疗效果显著
令人欣喜的是,手术效果显著。术后第2天,患者就认出了家属,能叫出名字。出院时,患者面容不再那么呆滞,眼里好像有光了,反应变快、步伐变快变稳,吞咽情况改善,可自行进食。
从0到100的突破
王飞云介绍,2024年10月21日的这台手术,正好是该院行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第100台。从0到100,用了9个月。手术时间从原来的6个小时缩短至3个小时,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从不可能成为可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真正迈入了“手术”时代!
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达4.2%!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越高。据估计,我国现有1000万以上老年痴呆患者。
1995年,画家威廉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患病后他连续5年画自画像。(上图)他的自画像越来越模糊,最后只剩下一个剥离肉体和特征的头骨,说明他对自己认识越来越模糊,最后忘了自己是谁……
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结果,虽然无法逆转年龄带来的身体机能的衰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尽可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疾病发展。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一直致力于认知障碍等相关疾病的科学研究,已建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为一体的管理模式。2016年开设记忆门诊,并于2023年获批成为国家高级认知中心建设单位。该院是国内第一批成功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疗机构,已成功开展手术100余例。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家人出现了上述改变,应及时到记忆门诊就诊。
“是”得1分,“否”得0分
0—1:认知功能正常
2及以上:可能存在认知障碍
如果您的得分≥2,应尽快到当地医院记忆门诊做进一步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