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藕,胜过吃肉!详解藕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天吃藕,胜过吃肉!详解藕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技巧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00460
秋季是食用藕的旺季,民间素有"秋天吃藕,胜过吃肉"的说法。那么,这句俗语究竟有何科学依据?藕到底有哪些营养价值和功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并提供实用的挑选技巧和食疗方。
藕的身份介绍
- 药名:藕
- 性味:味甘,性寒
- 归经:归心、肝、脾经
-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
吃藕“丑”?NO!食藕“瘦”!
莲藕可不简单,《本草纲目》称藕为“灵根”,经常食用能“令人心欢”。事实上,莲藕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营养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是名副其实的平价滋补品。吃藕不但不会“丑”,经过烹饪后,藕性质由寒变平,可补益脾胃、滋阴养颜,越吃越美。同时,由于和常见的主食相比,藕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所以更适合需要控制能量的减肥人群和糖尿病、高血脂人群当做主食食用。
你看,吃藕不“丑”,反而越吃越“美”吧?
藕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有益心脏健康,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功效;含铁较高,缺铁性贫血的人可适量多吃;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常吃能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但需要注意的是,莲藕中莲藕淀粉含量高。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如果吃了莲藕,就要减少米饭、馒头的食用量,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秋天吃藕,胜过吃肉”
秋季气候的突出特点就是干燥,“秋燥”易伤肺阴,引起津气亏虚,累及肺、胃、肾等脏器功能,诱发或加重肺气肿、慢性咽炎、干眼症、便秘等症。
为了润燥,水生植物中的藕是秋季首推食材。传统医学认为,藕有补血、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吃能凉血散瘀,熟吃补心益肾,具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效果。
“只因‘藕’然尝了你一口~”
怎么吃秋藕,亦有讲究。七孔藕适合做汤,九孔藕适合凉拌或清炒。藕还可以搭配黑白木耳一起食用。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这两种食材与莲藕一起食用,不仅能增加营养,还能增强滋补效果。下面,为大家推荐几个做莲藕的食谱:
莲藕排骨汤
- 所需食材:排骨、莲藕、玉米、胡萝卜、枸杞、姜
- 调料:料酒、盐
操作步骤:
- 凉水里放姜片、料酒、排骨,把排骨焯出血沫;
- 把焯好的排骨放在电饭煲里,加上热水,选择煮饭模式,炖煮一小时;
- 开盖,放莲藕块、玉米段、胡萝卜块,继续炖煮半小时;
- 出锅前撒盐、枸杞即可。
莲藕猪蹄
- 所需食材:猪蹄、莲藕、醪糟、葱、姜、蒜
- 调料:冰糖、生抽、黄酱、腐乳、料酒
操作步骤:
- 锅内放料酒、姜片,把猪蹄焯一下,去除腥味;
- 碗内放醪糟、黄酱、腐乳、生抽、冰糖,搅拌均匀;
- 高压锅里放猪蹄,淋上料汁,放藕块和葱姜蒜,搅拌均匀后选豆类蹄筋档,煮熟即可。
藕的挑选
- 闻气味:好的藕带有泥沙,胖胖大大,外皮粗糙,凑近了闻一闻,能闻到泥土的腥气;被亚硫酸溶液泡过的藕外表白净,摸起来滑滑的,却散发着淡淡酸味。
- 看颜色:藕放的时间一长就会变色,但被亚硫酸泡过的藕就算放上很多天也依然白净如新。但是,只要一过水,被泡过的藕就会迅速变质,一开始是发黄,随后变黑。
- 尝味道:由于种类不同,有的藕生吃是苦的,有的藕生吃是甜的。如果生吃是酸的,说明藕可能被亚硫酸或其他酸性溶液泡过。
了解了这么多,有没有觉得秋藕愈发诱人了呢?快去挑选几节新鲜的莲藕,尝试制作美味的莲藕佳肴吧!
热门推荐
老子《道德经》中“大器免成”是何意思?
老子《道德经》中“大器免成”是何意思?
四川:用好文化资源赋能博物馆教育 更好弘扬中华文明
自卑内耗的现代人,都该读一读阿德勒
流浪猫到底怎么存活?流浪猫生存环境探讨
象棋制胜技巧:快速赢得比赛秘诀
不同环境下物体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
经方大家胡希恕治疗高血压、中风,一剂见良效
高血压已悄然年轻化!这些症状和并发症需警惕
新手养龟攻略:养好水龟的 9 个实用建议
屋尘螨和粉尘螨过敏怎么办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解读两者的哲学差异
山药兔肉汤的制作方法(健康营养)
医生提醒:肉汤喝多了当心这5大危害
组胺是什么?一文读懂这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
什么是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鹊经方发威:史上最全《伤寒论》注解!
浓浓敬老情 温暖老人心
功率半导体各品类及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分析
150平用80的地砖用多少块?铺贴方式影响用量
大白菜黑斑病如何防治?
PD-1/PD-L1抑制剂的神奇功效
“高度依赖”中国? 其实是日中两国“相互依赖”
UFC 311:伊斯拉姆·马哈切夫vs阿尔曼·萨鲁基安
柳江人化石年代之谜破解:距今约3.3万至2.3万年
孕期怎么吃?孕早期、中期、晚期饮食攻略
《哪吒 2》的本土票房占比高达99.97%,真因并非文化隔阂
《哪吒2》票房现象简单分析
乙肝朋友:控制好这 4个指标,肝硬化绕道走
转氨酶升高的中医解读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