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报告:校园职业引导有助于社会阶层流动与公平
OECD报告:校园职业引导有助于社会阶层流动与公平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学校尽早开展职业引导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与公平。研究发现,弱势学生若能及早接触职业相关事务,将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就业的机会。
三月底,高中升大学申请入学第一阶段结果出炉,进入准备二阶面试,国中会考也即将来临,大人小孩有很多选择科系或职涯的讨论,也有很多提到职业世袭、未来收入的议题。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一篇报告提醒,如果学校可以更早开始跟职业有关的讨论与认识,就更有机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与公平。
OECD研究团队分析2018年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数据发现,部分学生在校时因缺乏机会与劳动市场链接,导致进入社会时,面对更高风险的困境。
另一个“国际成人评估计划”PIAAC(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计划)里的研究报告《以职涯引导迎战不平等(Challenging Social Inequality Through Career Guidance)》,呼应了PISA的结论:越早让学生接触、认识和思考职业、职场相关事务(即职涯引导),越能让弱势学生成功就业、有更好的发展可能,进而打破先天背景导致的不平等。
OECD归纳出造成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教育现场的对策:
弭平社经背景造成职涯资讯落差
PISA数据显示,社会经济地位强烈影响学生的职涯企盼心。高社经背景的学生通常选择专业能力高的工作,相较低社经的孩子则趋向技术面的工作;进一步分析,社经优势的学生相较能取得高技能的职缺,拥有比较好的薪资福利和社会地位,尤其在瑞士、德国、拉脱维亚,两者的差距可达到四倍。
报告也指出其中关键原因在于:社经背景导致学生族群的职涯资讯的落差。求学期间接触到就业市场相关讯息的机会,像是求职博览会、职场体验(Job-shadowing)、企业参访、校园征才活动等,社经优势的学生是弱势学生的1.2至1.7倍。
打破产业中的性别分野与歧视
大多数OECD会员国中的女性,多任职于服务性质的产业,像是贸易、运输、餐饮、行政服务等,男性则是多任职于产业界。
欧盟25国里,女性就业有非常明显的比例集中在家务活动(89%)、卫生与社工(79%)、教育(73%)等产业;而营建、矿业、水利和环安卫则以男性劳工居多。不论低教育程度或是中等教育程度,相同教育程度的群体中,就业产业都有显著的性别划分。
女性就业弱势在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领域最明显。综合2012、2015和2018的PIAAC研究,仅1.8%年轻女性(16-34岁)从事STEM相关工作,同样年龄区段年轻男性,则占4.8%。
因为STEM领域,征才和升迁的性别歧视相当常见。例如在加拿大,女性STEM工作者的薪资比男性同事来的低,而且比其他产业性别的薪资平均值还要严竣。此外,该领域求职场域,82%男性觉得他们得到公平待遇,但只有76%女性同意;升迁待遇有近8成男性觉得公平,却只有6成女性觉得公平。
欧盟在爱沙尼亚、冰岛、立陶宛率先推行的“BREAK!Project”就积极透过各种媒体管道,提供职涯想像资讯,打破长久以来僵化的产业性別偏见。例如电视影集《Why not?》提供另类结局;线上游戏《Face or Fact 》用有趣的方式引导玩家讨论科版印象; 提供学校老师和从业人员认识专题式训练,同时和广播节目、社群媒体内容整合。
协助移民学生链接社会和家庭期待
欧盟各国都有一定数量的移民。很多研究都能系统性的证明,劳动市场对移民以及弱势民族群体的歧视,PIACC也不例外。而且比起社经和性别不均,移民在就业市场更容易遭遇困难。尤其从校园迈入职场的早期转换期间,移民学生较缺乏当地社会网络的链接,在教育、求职、职训上更不易取得第一手讯息或体验的机会。
然而,如果在相同的教育资源环境之下,移民子弟比当地学生更积极并有企盼心的投入高专业的学习以及职涯规划。也就是说,只要能提供足够的职涯引导资源,更能帮助他们脱离弱势。
PISA 2018数据显示,移民特定族群在职业规划上还有一项特色:家庭期待很重要。在英国,有一项计划打造了一个“穆斯林女孩职业辅导群”(Muslim girls careers education pack),让回教文化的圈内人有场域交流求职选择和需求。
除了各国单项计划的推波助澜,加拿大唯一以英语和法语并列官方语言的新布兰兹维省,紧扣OCED《2021就业准备计划》,将创新的职业教育、职涯辅导方向纳入K-12的课纲,减缓机会与阶级流动的不平等。
例如推出我的蓝图学习网站(MyBlueprint Education Planner),供6-12年级以及高职学生规划自己的职涯,从认识自己、为自己设定目标和行动等,甚至可以设计出自己的履历,还有以班级为主的手机版App,让师生随时追踪查看。
《新布兰兹维就业准备辅导架构》(The New Brunswick Farmwork)则建议学校透过一般问答或是作业活动设计,协助孩子认识家人职业、访问社区职人,以启发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对“工作”的思考,进而志工、打工、实习等,让孩子对“职场”有所感知、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