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解:抬头挺胸反而腰背酸痛?医生传授“1呼吸法”坐著就能放松脊椎
有图解:抬头挺胸反而腰背酸痛?医生传授“1呼吸法”坐著就能放松脊椎
从小父母师长就叮咛我们要“抬头挺胸”,但过度矫正姿势反而会让脊椎受伤!宏恩综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林恩能指出,脊椎具有S型的自然弧度,呈现前凸和后凸的完美曲线,从上到下、每个节段有它自己的角度,以形成生物力学上的平衡。这些曲线分别包括颈椎的前凸、胸椎的后凸、腰椎的前凸和荐椎的后凸。
伸展与收缩,达到脊椎平衡状态
许多人之所以感到酸痛,都是因为这个平衡跑掉了,然后过度代偿,该伸展的不伸展,该收缩的不收缩,我们可以朝此方向来做拉伸运动。
脊椎具有S型的自然弧度,呈现前凸和后凸的完美曲线,而且从上到下、每个节段有它自己的角度,以形成生物力学上的平衡,这些曲线分别包括颈椎的前凸、胸椎的后凸、腰椎的前凸和荐椎的后凸。
大部分人是过直,少部分人是过弯,其中太直、太弯都不行,姿势不良就容易过直或过弯,导致驼背、圆肩、头部前倾。其中,“脊椎过弯”也是一种压力的呈现,“小的S型”是平衡,然后“大的S型”则是压力过大,因为每一节脊椎,各自能够承受的压力是固定的,如果曲度改变太多,就容易产生脊椎侧弯或驼背,造成脊椎不稳,甚至神经压迫。
若是脊椎曲度过少,反应在外就是“脊椎过直”,例如常见的“僵直性脊椎炎”。因此,脊椎太直,身体就没有弹性、没有缓冲;脊椎过弯,身体就会出现不良姿势。弯或直,过犹不及。
正常脊椎/过直/过弯对照图
脊椎过度弯曲、僵直都不好
一般人在使用3C产品时,颈椎常常太过前弯、前倾,胸椎就会后凸,自然会变矮。我们看看菜市场的佝偻的长者,因为胸椎过于后凸,她看不到前面的路,只能将脖子往前伸,此时颈椎就会过于前凸,慢慢形成“大的S型”,在走路、站立、日常活动时,就会变成奇怪的姿势。
这种状况除了脊柱变形,附著在旁边的肌肉和筋膜也会跟着变形,因为它们原来都有一個自然、固定的弧度,最后一起变成“过度弯曲”或“过度僵直”。不管过弯或过直,我们希望病人的脊椎都能回到原厂设定,并且在日常中好好地维护它、使用它。
当我们进行术后运动时,前提是先了解、认知自己的身体状况。若是透过手术矫正完成,已经回到脊椎的原厂设定,此时,就要改正过往不良的习惯、错误的姿势。
不用刻意抬头挺胸,但要缩小腹
临床上,经常发现有些十分关注脊椎健康的人,往往矫枉过正,站立时,刻意抬高下巴,像军人一样地抬头挺胸,以为这样才能呈现出好的体态,殊不知已经伤害了脊椎健康!
我们可以练习腹式呼吸,先缩一下小腹,就是缩肚,或是扩肚(吸饱气),同时想像自己的头脑上方,用绳子轻轻地拉引著,但身体是轻松的,类似做“颈椎拉伸”,不用刻意地抬头挺胸,身体自然就回正了。
若是故意抬头挺胸,反而会让颈椎曲度跑掉,所以抬头挺胸并非脊椎正确回正的姿势,而要看“每个人的姿态原来属于什么状态”,才能进行判别与调整。大部分具有乌龟颈的人,若是挺胸不当,就会变成身体重心失衡,主因是胸椎过于后凸,反而矫枉过正。
此时,比较自然的姿势应该是坐在一个适合自己身高、脚长的椅子,然后缩小腹或扩肚,小腹是核心,透过“腹式呼吸”将肚子胀满,然后吐气的时候,将肚子往内缩,这样一来具有支撑性,就会觉得自己的腰、胸、脖子,感觉像是有一条线从头顶的上方拉着,如同玩扯线木偶般,达成一个自然放松的状态。
因为我们不习惯正常的姿态,所以这种姿态反而要透过一些训练跟发想,自觉式、自發性地去调整,此後回到正确的姿态,就会感到无比轻松。
正确/错误站姿对照图
腹式呼吸(吸气扩肚/吐气缩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