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宗:一位备受争议的唐代名相
许敬宗:一位备受争议的唐代名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敬宗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又是一位善于钻营的政治家;他既能为朝廷建言献策,又能为一己之私而不惜损害他人。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位唐代著名右相的复杂人生。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士。他的父亲许善心曾在隋朝担任给事中官职。许敬宗在隋大业年间考中秀才,被调任淮阳书佐,前途一片大好。但命运多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后杀害了他的父亲。为了活命,许敬宗向杀父仇人宇文化及求饶,保住了性命。随后,他投奔瓦岗李密,担任记室工作。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听说了他的名字,任命他为文学馆学士,并交代他一个重要的任务——编纂史书。
许敬宗得知这个消息后,对下属说:“仕宦不为著作,无以成门户”。虽然修补史书是一个非常好的官职,但许敬宗本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编纂官。在修补史书方面,许敬宗经常私自夹带个人情感。当年封德彝当众戳中了他的痛处,许敬宗便怀恨在心,在为封德彝写传记时,将自己的痛恨也夹杂了进去。
许敬宗编纂历史的过程中,不仅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评定,而且还经常夸大一些人的身世。例如,他的女儿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的奴隶钱九陇,许敬宗为了提高钱九陇的在史书中的地位,公然给钱九陇虚报功绩,还将钱九陇和长孙顺德等凌烟阁功臣并列。
在公众场合,许敬宗也常常出洋相。文德长孙皇后去世时,百官穿戴縗服致哀,许敬宗却在服丧的场合取笑欧阳询的相貌,结果被李世民贬为洪州司马。
然而,许敬宗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太子李承乾谋反被诛后,他积极进言,帮助张玄素、令狐德棻等人恢复官位,显示了他并非是非不明之人。
许敬宗的贪污腐败也是人所共知。他将女儿嫁给蛮族酋长冯盎的儿子时,因“多私所聘”被司法机关弹劾举报,贬为郑州刺史。他还特别好色腐败,史载:“第舍华僭,至造连楼,使诸妓走马其上,纵酒奏乐自娱”。
在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许敬宗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揣摩唐高宗的意思,进言说:“田舍子剩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这些建议坚定了李治的决心。王皇后被废后,许敬宗又请求削除王皇后家族的所有官爵,并请求废掉王皇后的嗣子太子李忠,改立武则天的儿子李弘为代王。因此,唐高宗封他为太子宾客。
许敬宗得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大力支持,但这也让他得罪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和其他朝臣。为了稳固武则天在朝廷中的地位,许敬宗暗中与武则天密谋,诬告韩瑗、长孙无忌、褚遂良、上官仪等官员谋反,并将这些官员贬到岭南。
许敬宗去世后,朝廷为其定谥号时引发争议。反对者希望给他定一个“缪”的谥号,以否定他生前的做法。但唐高宗为了平定群臣的愤怒,也为了给许敬宗生前的功绩一个交代,最终定了一个“恭”的谥号,表达了对许敬宗的肯定与批判。